|
|
 |
|
|
|
濮阳打造互联互通市域医疗联合体 |
|
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王 斌 王海涛
7月29日,晨会后,南乐县中医院副院长王海涛现场演示了智能眼镜的使用和管理,并分别与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骨科、血管外科及呼吸内科的专家,通过智能眼镜为5位患者进行了远程会诊。现在,南乐县患者不出县就能享受到濮阳市人民医院专家的诊治。 濮阳市人民医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及《分级诊疗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成立医院互联、医生互通的市域医疗联合体,并引进智能眼镜(智慧医疗),在很大程度上为诸如南乐县中医院的47家县级成员单位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既方便了群众就医,又提高了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 问及市域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初衷和效果,濮阳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谈了以下几点体会:践行健康中国理念,定位于市域健康医学中心,面对本区域不高的城镇化程度和经济欠发达状况,濮阳市人民医院结合现行的市辖县行政体制,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医院定位于市域健康医学中心,在加强管理中提升绩效、在坚持公益性中实现科学发展;同时,在加强科室内部、科室之间、多学科联合等多种形式会诊,提高诊疗质量的同时,还强化与外部医院的联合与协作。 与上级医院的会诊,提高了自身诊疗能力和内涵建设水平。2016年,濮阳市人民医院成为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濮阳分中心,已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会诊近600例;与河南省人民医院及省外医院也实施了远程会诊,累计300余例。当前,濮阳市人民医院与50余家上级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关系。 与兄弟医院的会诊,坚持公益性、增强辐射力。濮阳市人民医院先后投资近500万元,为医联体成员单位免费配备远程视讯系统64台、网络心电设备34台、AI(人工智能)眼镜18套,承担其运行费用并免费进行远程会诊。截至今年6月底,濮阳市人民医院共实施综合性远程会诊1500余例,还为新疆受援单位伊吾县人民医院会诊104例,网络心电会诊3.6万余例;院内配置远程视讯系统72台,方便了科室之间的沟通。同时,该院发挥设备和检验项目的区域优势,从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始,推进影像中心建设,借助第三方物流,促进检验中心建设,逐步实现检查、检验同质化。 逐步形成以信息化为纽带的医联体。濮阳市人民医院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健康扶贫、红会送医活动和援疆等工作有机结合,把远程视讯系统和AI眼镜有机结合,通过建设远程会诊网络协作平台,实现病历资料共享;通过建设私有云,实现AI眼镜自主配置、资料存储,逐步构筑了院内外相互贯通及覆盖47家医疗机构的医联体。 那么,濮阳市域医疗医联体建设为县级成员单位带来了哪些帮助呢?王海涛说,在互联互通过程中,濮阳市人民医院专家的耐心解答让患者非常满意、非常放心,患者在县城就能享受到市医院专家的诊治,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在智能眼镜引进的同时,也是我们县级医院年轻医生的坚强后盾,遇到疑难及急危重症患者时,第一个电话不再打给上级医师,而是利用手中的智能眼镜进行远程会诊。 7月15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带领省卫生健康委相关处室的负责人,来到濮阳市人民医院濮阳市远程医学中心调研,详细听取了该中心的功能介绍,观看了濮阳市人民医院与新疆受援单位伊吾县人民医院的会诊病历,并通过远程视讯系统,现场与伊吾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沟通。濮阳市人民医院院长王广林介绍了该院47家医联体成员单位概况,并通过远程视讯设备现场演示连线,阚全程饶有兴致地体验了AI眼镜的使用。调研组对濮阳市人民医院通过信息化推进市域医联体建设的做法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