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剪影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刘 群 梁 靓/文 刘云飞 张 静/图
今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5月7日下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景华院区3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情暖护理三十载”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典型,号召广大护士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立足本职、无私奉献、扎实工作、精益求精,为医院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9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护理学科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其中,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非全日制14名,公派海外硕士毕业1人、攻读硕士研究生2人、攻读博士研究生2人;成功申报继续教育项目,其中省级9项、市级10项;成功获批母婴护理、静脉治疗、造口伤口、康复护理4个河南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获得国家级荣誉6项,省级荣誉32项,市级荣誉13项;科研立项6项,科研结题6项,在一类期刊发表文章3篇、二类期刊发表文章19篇、三类期刊发表文章299篇;成功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出版著作7部。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该院护理学居全国第69位,在河南省排名第三。 “这些丰硕成果的取得,和我们医院护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董平栓在讲话中说。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体护士为了能够争取到一线支援,纷纷在请战书上说明相关专业经验,突出自身优势;护理部在调人期间无任何阻力,累计调入一线人员160余人。护理工作风险高、责任重、强度大,护理团队是执行力最强、最有战斗力的队伍,医院为拥有这样一支团结、坚定、积极向上的护理队伍而倍感骄傲和自豪! “岁月流金,华年溢彩!”董平栓说。近30年,该院的风雨兼程发展路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护理工作者,他们就是今天受表彰的30年及以上护龄的护士们。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满腔的工作热情、强烈的进取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唱响了一曲曲青春之歌,谱写了一篇篇亮丽诗篇。 董平栓号召,在医院赶超式发展的接力赛中,希望每一位护士都能像今天受表彰的护理前辈们一样,接好自己手中的这一棒!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主动周到的服务、精益求精的业务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努力实现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宏运宣读了该院《关于表彰护理先进集体及个人的决定》。其中,授予柴旭田等100位同志为“优秀护士”,丁秀梅等50位同志为“抗疫先进个人”,张玉杰等40位同志为“优秀专科护士”,陶欢欢等30位同志为“优秀教师”,张小白等20位同志为“优秀护理管理者”,宋润珞等10位同志为“优秀护理专家”,开元院区感染性疾病科等20个科室为“护理先进集体”,刘英阁等28位同志为“省级及以上个人荣誉获得者”,景华院区内分泌科等10个集体为“省级及以上集体荣誉获得者”,史素玲等53位同志“情暖护理三十载”荣誉。医院领导为30年及以上护龄护士颁发了荣誉奖杯。资深护士代表李君,规培护士代表赵振哲、王磊先后登台发言。 “是你们凝仁爱之心、聚守护之力,以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品质,赢得了患者的信赖,获得了同行的赞誉,你们辛苦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王瑞丽在讲话中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经从应急状态转向常态化管理,我们要时刻警惕,继续稳扎稳打,在医院建设发展的同时,始终将疫情防控放在首位,保卫人民生命健康。 王瑞丽要求大家,一是要严守防疫规定,筑牢防控体系;二是要持续优质护理,塑造服务品牌;三是要强化内涵建设,促进护理科研。 希望大家沿着南丁格尔的足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以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夺得抗击新冠疫情的最终胜利!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此次表彰大会只安排了3名医院领导、“情暖护理三十载”荣誉获得者和20余名规培护士现场参加,全院干部职工在线收看了会议直播。
“情暖护理三十载”荣誉获得者名单
史素玲 李变红 李转珍 宋润珞 张玲玲 梁 英 王素玲 张洛灵 申焕霞 丁雅芳 李丽军 刘俊奇 尚喜艳 关利敏 贾竹敏 李莉莉 赵爱娟 石改绍 王连竹 李 斌 刘文丽 侯旭荣 杨惠敏 李 君 昌爱慧 王青苗 徐 娟 段亚洁 宁剑伟 宁玉环 林雪艳 班秀昀 董晓莉 孙三霞 朱松利 任素娟 姚曙徽 邹洛斌 张 军 张 霞 陶丽红 高雪霞 李 靖 昌亚慧 原 红 刘金丽 董 莉 张晓冬 闫利芬 吴 玉 刘志红 李红彦 赵书娟 (排名不分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