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半岁男孩腹中有个“弟弟”
濮阳探索公益医院志愿服务模式
河南省胸科医院开始采用能够自动抗核磁的起搏器
26岁患者颈髓内发现8个肿瘤
焦作积极做好健康扶贫工作
河南强化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
经历9次电除颤 急性心梗患者获救
郑州有了采血夜班车
“4K+5G”赋能妇科手术室
1
11 1 2020年5月16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26岁患者颈髓内发现8个肿瘤
 

26岁患者颈髓内发现8个肿瘤
河南省人民医院为其实施切除手术
本报记者 冯金灿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陈航曾为一名12岁的患者,进行了颈髓多发占位性病变的切除手术。第一次手术后3年,患者又因颅内多发性占位,再次进行开颅切除术。
    此次入院前,患者逐渐出现双下肢没劲儿症状,走路经常出现腿软和意外摔跤,双侧上下肢、躯干部也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麻木症状。
    患者今年26岁,正值青春年华,辗转多家医院后再次找到陈航。陈航接诊后,经过相关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的颈部脊髓内多发肿瘤性病变,结合患者病史,最终确诊为神经纤维瘤病,而且其颈部脊髓内肿瘤多达8个。
    入院后,陈航为患者安排了一系列详细检查,发现其颈部病变基本位于髓内,严重破坏脊髓功能,同时合并严重的颈椎后凸畸形。另外,通过入院后的进一步检查,医生在患者颅内也发现了多发占位性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发肿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面对这样一个结果,作为医生的陈航也一度产生了放弃的想法,因为这种病手术无法根治,肿瘤对中枢神经功能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手术很难全部切除多发的肿瘤,神经纤维瘤病的复发率又非常高,治疗效果不理想;同时,进一步治疗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一方面是治疗难度和风险极大的疾病,另一方面是风华正茂的年轻生命,医生该如何做出选择?
    从疾病诊断到手术指征,从手术风险到不良预后,从各种意外可能到治疗花费,陈航反复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患者本人及家属的治疗意愿非常坚定,对医生也是绝对信任,坚决要求接受手术治疗。
    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陈航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了颈髓多发占位切除+颈椎后凸畸形矫形及内固定术。手术中,医生利用高倍显微镜,在仅有拇指粗细大小的脊髓内切除大小不等的8个肿瘤,头架牵引复位后进行了颈椎的矫形固定。
    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没有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和新增症状,术后影像学复查结果也比较满意,患者术前临床症状逐步改善。目前,患者已出院,回当地医院做康复治疗。
    据介绍,神经纤维瘤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累及起源于外胚层的器官,如神经系统、眼和皮肤等。神经纤维瘤病的主要致病机制为肿瘤生长破坏周围组织,产生症状,肿瘤增长本身对相应周围神经产生压迫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如麻木、肌无力等;肿瘤生长于颅内,产生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增高而产生头痛、呕吐等症状,或肿瘤刺激脑组织产生异常放电,形成癫痫等。
    陈航说,脊髓病变往往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主要以一些病变支配部位的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为主,随着病程的逐步发展,出现肢体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病变发展严重可导致瘫痪、呼吸抑制等,危及生命。出现上述可疑症状,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诊治。脊髓病变的常见检查方法是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其中核磁共振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清晰显示脊髓病变,是检查脊髓病变的重要手段。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