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四版:专版
 上一版     
携手防疫抗艾 共担健康责任
1
11 1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携手防疫抗艾 共担健康责任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 共担健康责任”(英文主题为“Global solidarity,shared responsibility”),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艾滋病是世界各国普遍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的特效药物,也没有有效疫苗。但是,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自199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河南省始终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理念,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机制,全省艾滋病防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2020年,在既往的干预、宣传、检测与治疗、综合治理、母婴阻断等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中国”和“健康中原”建设为引领,深入贯彻河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决策部署,围绕“强化基础、突出重点、着眼全局”的工作思路和“一体双轮一驱两翼”发展策略,进一步完善艾滋病、性病、丙型病毒性肝炎、麻风病等防治体系,推进了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发展。

主要措施

   加强监测工作,丰富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质量,突出关键环节。
    一是完善病例报告系统。规范病例发现、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与随访流程,提高数据质量,重点抓好青年学生病例的溯源。二是加强哨点监测。三是加强梅毒、丙型病毒性肝炎和麻风病监测。四是开展专题调查。
   
    创新宣传形式、宣传载体,加强媒体宣传,精准科学指导各地开展艾滋病、性病、丙型病毒性肝炎、麻风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彰显预防为主地位。
    围绕“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感染者和患者开展宣传。围绕防治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开展宣传,鼓舞斗志,提振士气,引领全省防治人员积极主动作为。加强线上宣传,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世界肝炎日、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好防治主题宣传活动。
    定期开展疫情分析研判,指导各地提高数据分析与使用能力。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开展艾滋病高危人群综合干预。
    落实扩大检测措施,提高发现传染源能力。加强艾滋病、性病检测实验室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推进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筛查实验室和检测点建设。充分发挥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稳压器、先锋号和试验田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科研创新,开展国际合作。

成绩和经验

   1.通过多年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得到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得到有效遏制,HIV(艾滋病病毒)婚内性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单阳家庭检测率及抗病毒治疗率保持较高水平,阳转率持续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2.进一步完善了疫情监测和检测网络系统,全省多次组织针对不同人群的专题调查,丰富了监测手段,解决了关键问题,提高了对艾滋病流行特点和防治效果的综合评估能力。
    3.健全实验室网络,积极推进各种扩大检测和扩大治疗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4.完善高危行为综合干预措施,积极推广防治新技术、新工具,高危行为干预模式不断创新,防治手段愈加丰富。
    为了更好地控制艾滋病的性传播,河南省采取了分类干预、精准宣传的综合干预措施:在门诊试点开展了暴露后预防阻断服务,为高危人群铸就最后一道防线。
    5.细化措施,精准科学指导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工作,彰显了以“预防为主”的地位。
    第一,围绕“一般人群”不变成“高危人群”,通过“两微一端”,采用电视、报刊、“微信红包”等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第二,围绕“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不变成感染者,在娱乐场所、建筑工地、厂矿企业广泛开展宣传。第三,“围绕敏感或者热点人群”,比如青年学生开展“防艾专家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第四,围绕“先进典型”,在《医药卫生报》对基层一线防治艾滋病医生进行了宣传,极大提振了士气。
    6.在疫情研判的基础上,进行示范区管理,开展“一地一策”“随访管理工作下沉”“一站式服务”“一人一故事”等工作模式,针对性强,卓有成效。
    7.艾滋病实验室队伍逐渐壮大,实验室网络化建设日趋完善,检测工作量逐年增加。
    2013年~2019年,河南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从627家增加至794家,艾滋病检测点从608家增加至2958家,河南省流式细胞仪实验室从60家增加至73家。艾滋病HIV抗体、CD4+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检测总量逐年增加,每年实际随访且接受CD4+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检测比例均远超国家规定指标。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