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全省病理室间质评结果公布 |
|
全省病理室间质评结果公布 本报讯 (通讯员张 淼)2020年度全省病理质控工作自4月上旬启动至8月下旬结束,共举行各类质控活动21项,参与质控活动的医疗机构共计215所,各项室间质评平均合格率为87.2%,各项飞行检查通过率为90.7%……11月26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公布2020年度全省医疗机构病理室间质评结果。 今年,省卫生健康委委托河南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开展了2020年度全省医疗机构病理室间质评工作和飞行检查。此次检查历时5个月,参与质控活动的医疗机构共计215所,其中:三级综合医院52所,三级专科医院12所;二级综合医院108所,二级专科医院15所;部队医院5所;中医医院5所;第三方医疗检验机构18所。 据介绍,此次全省病理质控工作,首次开展HPV(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免疫组化、PD-L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免疫组化3个室间质评项目,3个项目均与临床预后及治疗密切相关;飞行检查首次采用分子病理、免疫组化、细胞学“三项合一”室间质评模式,综合考察受检医院病理工作开展情况,显著提高了质控效率;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共派出27位质控专家,分为9组,分别前往54所医院开展质控工作。专家人数及受检医院数量均高于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省病理质量控制中心优化质控工作模式,采取网络会议、小组会议、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召开质控会议,开展相关培训等,在满足疫情防控需要的前提下确保了质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全省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病理室间质评工作,要按照有关要求,督促、指导设有病理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参加室间质评,设有病理质控中心的省辖市可委托其协助开展该项工作,未参加本年度室间质评的医疗机构要限期整改,落实不力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病理科规范化建设工作,通过采取配齐人员、配全设备、改善条件、健全制度、严格管理等综合措施,不断提升病理诊断服务水平,促进病理学科规范、快速发展,此次质评的不合格单位要认真查找原因,努力整改;各级病理质控专家委员会要积极发挥技术指导作用,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各种病理室间质评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