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六版:基层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贫困户的“参谋长”
让合理用药知识走进每个家庭
你不便出行 我送医上门
武陟济民医院
商城县人民医院
确山县人民医院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红:
1
11 1 2020年12月1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你不便出行 我送医上门
 

你不便出行 我送医上门

   “现在,你吃饭了没有,最近胃口咋样……我看你的脸色可以啊,按时吃药了没有?”12月8日,济源坡头卫生院的家庭医生耿磊、吴壮立、杨稳定和济源精神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王帮路一起走进坡头镇大庄村刘某(如图)家里,对其进行健康随访,并察看其病情,调整用药方案等。
    在现场,刘某虽然话不多,但对于医生们的问话都能够顺利回答,还邀请医生们进屋坐一坐,给医生们倒水喝。如今,生活能够自理的刘某,几年前可不是这个样子:刘某的父母之前都患有高血压病和脑梗死后遗症;刘某患有精神障碍,性格孤僻,害怕见人,不能与人正常交谈,还有不明原因的自言自语症状。自从2016年,国家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坡头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就对其一家人进行了健康管理,但因为一些原因,加上患者本人十分抗拒治疗,刘某一直未能去专业的精神卫生机构进行全面诊断和治疗。2019年,刘某的父母相继过世,刘某受到很大打击,病情加重,生活不能自理。
    家庭医生团队及时对刘某进行了安慰和劝导,但效果不佳。在综合考虑情况后,家庭医生团队再次和刘某的姐姐进行沟通,建议专业的精神卫生医生介入,为刘某进行诊断治疗。家庭医生了解了患者家属的顾虑,随后坡头卫生院和济源精神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你不便出行 我送医上门。”
    10月,家庭医生和济源精神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走进刘某家中,现场为刘某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在专业医生的介入下,刘某的用药和治疗逐渐步入正轨。一段时间后,刘某说话逐渐多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生活能够自理。
    刘某并不是“送医上门”的唯一受益人,许多精神障碍患者都是受益人。坡头镇双堂村的黄某也是一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医生团队此前多次上门随访,想将其纳入健康管理,均被拒之门外。今年5月,黄某病情加重,家庭医生团队积极为其联系医生,最后是医生上门对其进行了诊断,随后尊重患者家属意愿,为其办理了转诊手续。
    在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帮扶过程中,医务人员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针对患者家属反馈的意见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程度,提供不同治疗方案,耐心为患者家属和监护人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等。
    “看到患者和患者家属脸上洋溢着笑容,看到贫困精神障碍患者接受专业治疗,减轻了家庭负担,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耿磊坚定地说。 (王正勋 侯林峰 李春光)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