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金灿
11月26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社区医院建设的各项具体要求,特别是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短板和薄弱环节,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科室设置,拓展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强化运行管理,推动整合型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城乡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利用率和获得感。 “至此,我省社区医院建设工作全面推开。这意味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将更安心、更舒心、更便捷、更高效。”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负责人说。 从试点到全面推开 河南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强起来” 4月11日,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公布首批社区医院建设评估合格机构名单的通知》,我省10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批挂牌社区医院。 “升级为社区医院后,诊疗范围扩大了,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4月12日,郑州市经开区潮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挂牌社区医院,该中心负责人周国平说,以前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侧重于公共卫生服务,现在可以更多地为老百姓提供常见病的诊疗服务了。 据介绍,2019年,我省作为全国社区医院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在全省启动了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经过试点机构创建、省辖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评估合格,确认郑州市经开区潮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0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社区医院标准。 同时,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继续加强社区医院建设,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监督管理,确保规范有序高质量发展。 7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总结2019年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社区医院建设工作。 发挥维护群众健康的 “守门人”作用 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定,河南在试点基础上于11月26日印发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后人口数量变化、群众健康需求以及优化资源布局、推进分级诊疗需要,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合理规划社区医院建设数量和任务目标。原则上,辖区常住人口4万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社区医院规划建设范围。新建、改扩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照社区医院标准合理设置住院床位和建筑面积。到2022年,力争全省2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0%的乡镇卫生院建成社区医院;到2025年,4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0%的乡镇卫生院建成社区医院。 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负责人说,社区医院建设以提供公平可及和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查找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弱项,充分发挥维护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作用、疫情防控的前沿哨点作用,不断提高常见疾病基层首诊能力、急危重症识别转诊能力、下转患者接续服务能力、慢性病健康管理能力、传染病防控救治能力。 社区医院可备案 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 中医药诊疗量要超过30% 建设社区医院,提高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很重要。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服务能力很关键。 省卫生健康委明确要求,社区医院建设要健全科室设置,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重点健全临床、医技等科室设置;完善房屋、设备、床位、人员等资源配备,加强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提档升级,注重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综合管理,优化就医流程,美化服务环境。 “除了建好基础设施,重点是加强诊疗能力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负责人说,在加强门诊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社区医院建设要依据病种目录和当地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需求,合理、规范设置全科门诊、普通门诊和专科门诊,按规定设置感染性疾病诊室(发热门诊或哨点诊室),鼓励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开设专家诊室、慢性病门诊和特色适宜专科,有条件的可设立心理咨询门诊;在加强住院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社区医院主要以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为主,合理设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等床位,不断提升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服务能力,具备相应人员资质和设施设备条件的,可备案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开展手术操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置手术室、麻醉科。结合实际开设家庭病床。 中医药服务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深受群众的欢迎。省卫生健康委明确要求社区医院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医院应全部设置符合标准的中医馆,提供包括中药饮片等6种以上中医药服务技术,每个社区医院至少培育2个中医优势病种和1个中医特色专科,推广使用至少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诊疗量逐步达到社区医院诊疗量30%以上。支持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到2022年,25%以上的社区医院中医馆应达到示范中医馆标准。 保持公益性 财政补偿和优惠政策不减少 针对不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担心建成社区医院后其公益性会不会改变的问题,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负责人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社区医院后,仍然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医疗机构类别不变,防治结合的功能定位和公益性质不变,财政补偿水平和优惠政策不降低。 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负责人提醒,社区医院建设要注意推动医防融合,加强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除了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规范设置发热门诊或发热哨点诊室外,社区医院要强化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能力,常态化开展医务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提高社区医院在健康体检和日常诊疗过程中早发现传染病的能力,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规范预检分诊流程;落实传染病报告制度,提升法定传染病早报告能力;进一步完善防护设施,强化社区医院自我防护能力;强化重点人员健康管理,规范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签约服务,配合做好新冠肺炎康复出院人员等重点人群日常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心理支持等服务;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加强全科诊室、家庭医生工作室、健康小屋标准化建设,构建高效协同、综合连续的医防融合机制,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