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论中医之厥
郑州仁济医院
培养具有中医临床思维的人才
虚火上炎的诊治经验
1
11 1 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虚火上炎的诊治经验
 

虚火上炎的诊治经验
□毛德西

   封髓丹首见于《医宗金鉴》,以治疗遗精、早泄为功。笔者通过临床应用,发现它非单用于遗精、早泄,还可以用于虚火上炎的多种病证。 笔者结合多年临证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与教学,现将其临床体验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供同道学习与借鉴,以期发挥其更大效应。
源流回溯
    封髓丹由三才封髓丹化裁而来。三才封髓丹出自元代医家罗天益撰写的《卫生宝鉴》,原方由天门冬、熟地黄、人参、黄柏、砂仁、甘草组成,功效为“降心火,益肾水,滋阴养血,润补下焦”。其列于“泻热门”(上焦热),但未说明主治病证。从药物功效上来分析,其适应指征应当是水亏火旺证。在《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篇,其中“遗精总括”有“胃虚柏草缩砂仁”,说的就是封髓丹。可见它是从三才封髓丹减去天门冬、熟地、人参化裁而来。并叙述“若胃虚食少便软,则不宜生地、知柏,恐苦寒伤胃,故宜封髓丹,即黄柏、甘草、缩砂仁也”。这充分说明,遗精并非都是阴虚火旺所致,亦有胃虚而致者。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软不成形,这样的遗精就需要封髓丹来治疗了。
大封大固
    封髓丹虽然仅有三味药,但是配伍严谨,相反相成。君药黄柏苦寒,苦能坚肾,使阴水不致泛滥;寒能清热,则相火不致妄动。臣药砂仁辛温,扶土和胃,脾胃和则阴水安于宅。且黄柏与砂仁,一寒一温,一阴一阳,佐药以甘草调和中焦,脾肾各司其职,阴精焉能外泄!所以《汤头歌诀》中有“封髓丹治遗泄干,砂仁黄柏草和丸;大封大固春常在,巧夺天工服自安”的文字说明,这里说的“大封大固”,是说它有封锁精关、固精益肾之功效,如似“巧夺天工”之美。
补土服火
    笔者于不惑之年,第一次研读现代中医学家蒲辅周的代表作品《蒲辅周医案》,印象最深刻的是封髓丹治疗口疮。原是治疗遗精的方子,怎么能治疗口疮呢?在现代医学看来,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疾病,却用一个方子治疗,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在蒲辅周那里得到了真实诠释。蒲辅周的诊疗经验不仅使笔者开阔了思路,更重要的是对中药配伍的辨证思维有了更深的认知。
    蒲辅周认为,“封髓丹乃补土服火之方,土虚则浮热上炎,常用于多年反复发生的口疮,脉虚者屡效”。由此可见,封髓丹不仅泻相火而固精,还能治虚火上炎(见《蒲辅周医案》),方中黄柏与砂仁的配伍,为相反相成配伍之典范。这与《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论述的“病在上,取之下”含义类似。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相火上炎是可以用“水克火”治法的,即用知柏地黄汤或大补阴丸等滋阴泻火方药治疗,但有一些相火上炎并非水不制火,而是脾湿未尽“土克水”所致。改用“补土服火”法来治疗,这种治法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且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延伸应用
    按照异病同治之理,既然封髓丹可以“补土服火”,大凡脾虚不能“服火”之疾病,特别是相火上浮于清窍者,均可考虑用封髓丹治疗。笔者现将临证时常用的方药介绍于此。
    口腔溃疡:封髓丹加三花饮(白扁豆花、代代花、佛手花)。
    结膜炎:封髓丹加明目三子汤(决明子、茺蔚子、沙苑子)。
    慢性咽炎:封髓丹加射牛甘桔汤(射干、牛蒡子、甘草、桔梗)。
    神经性耳鸣:封髓丹加通气散(柴胡、香附、川芎、甘草)。
    封髓丹在临床上应用的禁忌证并不多。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舌质红赤者,必须加用滋阴药,比如生地、麦冬、沙参、玄参等;二是脾虚湿盛者,必须加用健脾燥湿药,比如苍术、白术、半夏,或健脾利湿药,比如薏苡仁、山药、茯苓等。唯有辨证准确,适时灵活用药,方可取得预期效果。
    (作者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