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医者初心 牢记健康使命 ——2020年全省医政医管工作回顾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卫生健康大会精神,坚持服务大局,党建业务融合,创新工作思路,主动超前谋划,科学精准施策,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凝神聚力守牢医疗救治工作底线
确定148所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覆盖所有县(市),成立省、市、县三级专家组,组建19支省级应急医疗队,保障全省医疗救治工作。建立省、市对口支援机制,14所省直医院对口支援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确保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建设远程会诊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定点医院在线会诊,实施“两上转两调度”,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1273例本土病例治愈1251例,治愈率98.3%。连续举办20余期线上线下新冠肺炎救治培训班,培训人数达百万余人次。制定医疗机构内100个感染防控流程,出版《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100问》,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援助项目内容。服务大局,和衷共济,先后派出15批1281名医疗卫生人员、10台ECMO(体外膜肺氧合)、20辆救护车支援武汉,先后9批次支援武汉悬浮红细胞152万毫升、冰冻血浆20万毫升、单采血小板450个治疗量、冷沉淀凝血因子1500袋、Rh阴性血液1200毫升、新冠肺炎患者恢复期血浆1800毫升,为打赢武汉保卫战贡献了河南力量。加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全省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医疗机构达325所,为精准化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常态化做好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全省90.7%HIV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成功率92.08%,完成国家“两个90%”的任务目标。
统筹兼顾三大攻坚战稳步推进
扎实推进县(市)人民医院提质升级战,105所县人民医院全部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达到三级医院胸痛中心标准34所、卒中中心标准17所、创伤中心标准22所,在全国县医院能力建设榜单基本标准达标率排名第9位,推荐标准达标率排名第5位,贫困县县医院能力建设榜单基本标准达标率排名第5位,推荐标准达标率排名第3位。强力推进电子病历升级战,电子病历平均级别全省二级医院为1.79级,高于全国1.59级,位居第6位;三级医院为3.3级,高于全国3.11级,位居第7位;6所医院通过5级评审,进入国家电子病历高级别行列,我省在国家举办的工作会上做典型发言。打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争先战,全省275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参加绩效考核,逐步规范完善考核程序和结果运用,引导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优化布局医疗诊治能力明显增强
积极培育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心血管、儿童专业被正式授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优化顶层设计,明确14个专业15个主体单位,有序推进省级医学中心建设,启动6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制定《三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在县域内规划40所三级医疗机构,已有13所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标准。落实“放、管、服”要求,下放三级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权限。相继印发三级脑科医院、三级整形美容医院基本标准;三级传染病医院、三级胸科医院、二级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填补多项省内乃至全国空白。严格落实“四定两加强”要求,贫困人口30种大病专项救治管理率达100%,不断深化对口帮扶工作。共派出支援医师919人,带教6476人,门(急)诊接诊4.4万人次,管理住院患者1.7万人次,手术3913台次,会诊3602人次。广泛开展医疗救治技术比武,先后举办首届远程医疗技能竞赛、第二届腔镜基本技能大赛、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技能大赛,6名选手按程序申报省“五一劳动奖章”,3名选手获省“卫生技术状元”,5名选手获省“技术能手”,162名选手获省“卫生技术标兵”,促进医疗队伍专业水平持续提升。有序推进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医学综合考试全面实现计算机化考试,首次试点“一年两试”,新增3个国家级技能考试基地,全省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77.5%,医学综合考试通过率52.3%。2020年,西医类别3万余人取得医师资格(其中执业医师1.3万余人,助理医师1.7万余人),总通过率52.6%。
狠抓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提升
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完善省、市、县共514个质控中心组成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充分发挥同质化建设推进作用,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提升。创新开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系统,扎实推进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备案工作,已备案医疗机构444所,上报国家级、省级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病例分别为1169例、18144例。科技查新显示,全省三级医院共填补5项国际技术空白、78项国内技术空白、87项省内技术空白。持续加强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共计306位捐献者捐献器官947例,位居全国第6位。在全省医疗系统开展合理用药考核工作,以考促建,促进全省药事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编印《静脉治疗护理临床实践指南》《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护理实践指南》《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知识与技能千问千答》,规范静脉治疗及新冠肺炎救治护理流程,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强化落实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措施,持续提升感染防控水平,全省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实现全覆盖。启动“民营医院管理年”活动,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联合17个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的通知》,全力推动我省无偿献血工作健康发展,连续8次荣获“无偿献血先进省”。启动血站规范化建设,提升血站行业形象。深入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加强医院警务室建设,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出台《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健全医疗纠纷预防调处体系。联合多部门开展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多措并举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善 持续推进患者满意提升工程,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医疗服务。国家数据显示,我省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员工满意度分别为92.7%、94.5%、79.5%,分别位居全国第2位、第6位和第5位。在全国率先开展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工作,全省362所医疗机构实现直免,减免1.7万人次,减免金额2103万元。启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完成76台监护型负压救护车招标采购工作。创新载体,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扎实开展电子证照工作,生成医疗机构、医师和护士电子证照分别为6.5万个、28万个和38万个,开展范围和提升幅度均居全国前5名,在全国电子证照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交流。持续推进分时段预约、中长期预约诊疗服务,减少患者无效等待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采用“互联网+手机”平台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参加医师31万人,合格率99.4%。努力打造立体化宣传平台,在《医药卫生报》开设《医政医管》专版,开通“豫见康”微信公众号,粉丝量突破12万,阅读量超过64万次,为广大医务人员、群众提供丰富的资讯“大餐”。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回顾2020年,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谋发展;展望2021年,我们牢记使命,锐意进取谱新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医疗安全为底线,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我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而努力奋斗。

①河南首批医疗队支援武汉
 ②河南推进电子病历升级
③河南组织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技能大赛

④河南各地积极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⑤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
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