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忠民 通讯员刘志国)近年来,宁陵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效果。 宁陵县共有106个贫困村委,按照“统一图纸、统一标准、统一标识、六室分开、建筑面积达120平方米”标准新建村卫生室106个,每个村卫生室都有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大力实施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工作。为做好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等额对调”式支援帮扶工作,宁陵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抽调12名业务技术骨干到6家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工作,提高帮扶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和综合能力。同时,乡镇卫生院也等额上派业务骨干到3家县级医院进修学习。 实行住院免收押金和“一站式”结算。为了群众就医方便报销,宁陵县政府投资40万元建立了“一站式”结算平台,对县域内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提高报销比例、政府兜底等可自动生成,做到真正“一站式”医疗结算。截至目前,宁陵县已免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押金15684人次,免收住院押金5730万元。 开展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和慢性病签约服务。为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宁陵县对“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里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经民政部门核实核准的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中的30种重大疾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贫困患者在享受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补偿后,再按照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大病救助、大病医疗政府兜底救助等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补偿待遇。 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宁陵县全县15家乡镇卫生院的508个家庭医生签约医疗服务团队,为每一名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包括不同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预防,急救知识和护理知识的宣传,对体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人员和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保健服务,建立家庭病床,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如需转诊可按规定联系上级转诊医院,并做好转诊记录和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工作。截至目前,宁陵县贫困人口已签约服务69338人,签约服务率达100%。 乡镇卫生院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通过在体检中发现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因病支出,从源头上抓好健康扶贫工作。 开展孕产妇产前筛查、新生儿“两筛”(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和儿童营养改善试点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宁陵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结合实际,采取多种举措,保障了“两筛”“两癌”工作扎实开展。宁陵县一是在科室布局、设施设备配套、人员专业培训、完善工作流程等方面做到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实行委领导包片、股长包乡制,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分别抽出业务骨干包乡包村,督导落实“两筛”“两癌”工作,及时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两筛”“两癌”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每天对“两筛”“两癌”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排序通报,对连续两周排名后3名的单位进行专项督导和层层约谈问责,强力推进“两筛”“两癌”工作;四是成立了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两筛”“两癌”工作督导组,定期开展督查工作。 持续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养水平。宁陵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15名健康扶贫、慢性病防控、民生实事等方面的医疗专家,组成“健康扶贫、健康促进”县级专家巡讲组。此外,15家乡镇卫生院选派人员组成15个健康扶贫巡讲团,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开展巡讲活动,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健康文化氛围,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