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赵坤:以德为先 言传身教 |
|
赵坤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40年,精于医理,工于临床,尊崇中医经典,善于治疗儿科杂症及儿童重症疾病,以中医特色和优势率先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抢救危重哮喘患者的方法,对哮喘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提出了“三期调治、病证结合、培补先天”治疗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理论,以及“截源疏导、据因施治”治疗小儿哮喘的思路。 赵坤遣方用药精准、疗效显著,在中医儿科领域享有盛誉,尤其在哮喘、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大叶性肺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脓胸、长期发热、抽动障碍等儿科疑难病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辨治方法。 赵坤本着其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的处世之道,医治患者无数,多次被患者评为“最喜爱的医师”。 中医师承是中医文化教育的魂脉,是培养中医药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每一位中医师都肩负着大力传承发展中医药的重任,而中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师承。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高校教学医院,也是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基地。培养合格的中医规培医师是医院的职责,规培医师能力的高低亦是医院水平的体现,没有认真的教学,就培养不出优秀的学员。 作为师承导师的赵坤关心、爱护每一名规培医师,强调先做人、再做事,用自己的言行熏陶着规培医师。她常谦虚地教导规培医师:“你们的成绩归于个人的努力,我只是启发一下你们。如果搞临床,就要有久久为功的精神,耐住长期烦劳、枯燥、清苦的生活,不为外界的杂音干扰;如果做管理,就要有一颗为大家服务的心,一切以大局为重;如果做研究,就要用求真务实的态度,一丝不苟地在探索的路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造假、不浮夸,不为名利诱惑。” 赵坤在培养规培医师医德的同时,更是以身作则,让规培医师深深体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她虽已到花甲之年,银发满布,却时刻不忘学习交流,白大衣里的笔记本换了一个又一个。 同时,赵坤强调沉心静气、重视经典,授课时常不拘一格,引经据典。如提到耳鸣,赵坤的一句“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流,脉有所竭者,故耳鸣……”开阔了学生的中医治疗思路,使学生领略到经典在临床实践中的魅力。 临床实践是规培医师重要的学习环节。赵坤经常鼓励规培医师在门诊独立接诊患儿并予以指导,严格要求规培医师掌握临床基本技能,为每一名患儿做好查体,准确判断疾病。在赵坤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其所带领的学员将中西医知识融会贯通,运用于中医临床,建立了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在河南省首届中医住院医师技能比赛中被评为优秀学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数成就与荣誉的背后,是赵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赵坤时常告诫规培医师,面对浩瀚的医学海洋,他们始终是一叶扁舟,要抱着严谨的态度,抱着“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去学习,不断进步。 (图文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杨小沛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