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的健康是我心中的大事”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任怀江 关 心 文/图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8月,温县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秦凌阳,被管理部门派到温县杨垒卫生院,担任第一院长,开展医疗帮扶工作。半年来,为了防止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他想方设法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助力该院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秦凌阳看到杨垒卫生院的诊疗设备亟须更新、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亟待提高时,他就每天带领医务人员精准查房、落实诊疗规范、规范病历书写、完善院感防控等。一天查房,他看到一位冠心病患者的表情痛苦,就问哪儿不舒服。患者说:“我先前胸痛胸闷、恶心眩晕,经过治疗,胸痛胸闷症状虽然减轻了许多,但头晕恶心一直未好……”于是,秦凌阳为患者检查心肺、测量心率后,发现患者的心跳过缓,每分钟仅40余次,便为其做心电图检查,最终确诊其为窦性心律过缓。明确诊断后,他带领医务团队为患者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很快,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在查房过程中,秦凌阳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患者的病情,研究诊疗方案;制定诊疗规范和开展适宜技术培训等。秦凌阳每天都伏案工作至深夜,当夜班医生提醒他休息时,他诚恳地说:“乡亲的健康是我心中的大事。为乡亲们治病,我们不能有一丝疏漏,方能把诊疗工作开展好。”就这样,他通过言传身教,不仅使患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满意而归,还破解了一些疑难疾病的诊疗难题,使该院的诊疗水平得到提高。 在工作中,秦凌阳发现该院虽然购置了雾化器等诊断仪器,但由于医务人员缺乏标准的操作,存在不会使用、操作不当等现象。为了使诊疗设施快速派上用场,他不仅制订了培训计划,还邀请专业人士为医务人员讲解雾化器的使用方法、操作要点等,使医务人员很快掌握了雾化器使用方法,并适时运用到治疗过程中。仅一个月的时间,雾化器的使用率就提高10倍,有效协助医生诊治了30多位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诊疗效果和社会效益。 一天,卫生院隔壁幼儿园的老师抱着一名四五岁的孩子飞奔而来,惊慌地喊道:“快救救孩子!快救救孩子!”只见孩子的双眼紧闭、浑身抽搐、口唇紫绀、呼吸急促。秦凌阳立刻接过孩子,紧急为孩子检查身体,结合孩子高热39.5摄氏度,他诊断孩子为发热引起的惊厥。秦凌阳迅速写下医嘱,为孩子利用药物祛热、止抽、镇定,再配以吸氧进行治疗,孩子逐渐恢复正常体温。 接下来,他整理了自己多年的诊疗经验,在卫生院开展了“小儿惊厥急诊急救”“呼吸系统疾病”等急救知识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了患儿的急救方法等。他与广大医务人员一起为当地患儿的健康织下了一张“防护网”。 半年来,秦凌阳共举办各类讲座6次,带领全院医生查房、教学24次;诊治疑难病例十几例等。在他与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院的诊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秦凌阳为患儿检查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