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患者安心 ——记方城县中医院脑病五区主任白玉华 □乔晓娜 马 婷 乔晓峰
在方城县中医院,说起白玉华,干部职工都会竖起拇指,赞不绝口。 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中医学专业的白玉华,自2001年在方城县中医院参加工作以来,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以诚待人。白玉华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协作,努力拼搏,锐意进取,获得同事们好评。 一 白玉华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她追求进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处处对照要求进行自检,及时修正自己,把患者当亲人,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在思想上尊重患者,在情感上贴近患者,在工作中关心爱护患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时刻不忘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党性修养,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荣辱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 白玉华认为,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生,学习应该是一辈子的事。保持思想的纯洁性,需要学习;学术要进步,需要学习;在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要学习。 白玉华在工作之余查阅资料文献,积极参加学术活动,除了参加医院组织的理论学习外,还在网络上特别关注“脑卒中论坛”和“神经内科论坛”等医学论坛,丰富个人的医学理论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临床上。 白玉华积极参加方城县中医院党委组织的各种活动,参加医院组织的“三基三严”知识竞赛和“一站到底”知识竞赛,扩大知识面,提高应对能力。 三 在工作上,白玉华以身作则,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工作,兢兢业业奉献。这就是人们对白玉华的真实评价。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加班加点是常事。白玉华尽职尽责、任劳任怨。 对待患者,犹如亲人。白玉华不仅帮助患者解决身体上的疾病,还帮助患者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难。 今年3月18日,白玉华正在值班时,一位84岁的男性患者被送至脑病五区。患者以“右侧胸背部疼痛、起疱疹一周,肢体无力2天”为主诉入院,而且精神状态非常差。据患者家属介绍,患者差不多3天没吃东西了,右侧胸背部有大片红斑及疱疹,其中大部分疱疹破溃。入院后,经过仔细检查,白玉华得知,患者除了患带状疱疹合并感染外,同时有急性脑血管意外(脑梗死)、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且斑块形成等疾病。面对该患者,她没有退缩,耐心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并请多科室专家会诊。 在诊疗过程中,白玉华不仅为缓解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费尽心思,而且为患者家属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该患者高龄、所患疾病较多且危重,患者家属想要放弃治疗。作为主管医师的她力劝他们继续治疗,虽然她深知这样很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纠纷。她深知,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而作为一名党员更要有担当,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希望就不能放弃。她经常安慰患者家属,尽力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该患者胸背部大片溃烂,必须尽量避免与其他物体接触。白玉华经常帮助患者翻身,在患者家属人手不够的时候为其擦药、喂水。她深知这位患者的日常护理非常重要,希望患者通过她的照顾一天天好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白玉华的精心治疗和科室护士的精心护理下,患者病情日渐好转,胸背部疱疹逐渐结痂并消退,四肢肌力逐渐恢复,肾功能逐渐好转,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精神、饮食、睡眠等方面都有较大改观。经过20天的治疗,患者终于可以出院了。出院当天,患者家属给她送来了一面锦旗。面对这面锦旗,她心里很温暖,她知道这是患者家属对她的肯定,也是对她以后工作的一种激励。她知道,只要用心,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好,面对患者,要用心检查、用心感受、用心诊治、用心护理,更要用心服务。 在还是预备党员时,白玉华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进步,做好本职工作。夜班比较多,她总是尽量照顾有困难的同事,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也帮助护士长做一些工作。她积极带教实习生,不仅仅教他们医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还教他们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白玉华对生命价值的追求。长期以来,白玉华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她知道,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离不开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白玉华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会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教导,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本文图片由郭炎炎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