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五版:中医药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召县南河店镇卫生院 中医药治疗参与率占“半壁江山”
许昌市启动中医药健康行推进行动
全面护航 疫苗接种
中医药文化一条街成群众休闲“打卡地”
陈岩:注重细节 亲和敬业
酷暑之下 为生命争分夺秒
1
11 1 2021年6月8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陈岩:注重细节 亲和敬业
     “医乃仁术”。“仁”即“爱人”,古代医家的目的就是仁爱救人。“爱人”,就要敬畏生命,要使“医乃仁术”从始至终体现在诊疗过程中。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中医规范化培训是中医规培医师形成良好临床思维模式的重要时期,决定着中医生在西医大环境下的发展方向。
    陈岩认为,在培养中医规培医师临床思维过程中,应以传统中医经典为基础。
    中医规培医师一直在进行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学习,但仍有部分规培医师对中医药缺乏自信,喜欢用西医的思维解决问题。对这些规培医师,陈岩认为,要加强他们对中医理论的深入学习,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带领他们进行中医病例的学习和讨论。带教老师针对病例的中医治疗的理论依据、治则治法、剂量关系、疗效评价等进行系统讲解,让规培医师看到中医药的疗效,有助于提高他们应用中医药的自信。
    2020年的一天下午,陈岩带领规培医师接诊了一名患者。该患者直不起腰,痛苦万分,手抚于胃脘部。当时,一名规培医师考虑为胃痉挛,给予山莨菪碱以缓解患者痛苦。陈岩指出,“急者治其标”是对的,但也应该考虑西药的副作用,虽然能缓解胃痛,但会导致口干舌燥,增添患者的不适。医者不妨通过“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到,“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陈岩遂为患者开具该方,并嘱其急煎,频频服用,以大便数次质稀而止。患者复诊时,告知疼痛完全消失,规培医师听后感叹“仲景之方不欺人”。
    中医人成才之路,首要的基本功就是背,要去背《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如果遇到发热患者,第一反应就是如何清热解毒,便相当于西医一上来就想用什么抗病毒一样;同样,遇到失眠患者,西医会给患者开具安定等辅助睡眠的药物,若中医也只会从重镇安神、养心安神着眼,那么疗效一定不会太好,因为这思路不是中医的思路。
    “真正适应现代中医医疗活动”才是优秀人才的基本标准。因此,南阳市中医院在培训内容中囊括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各级医师职责、医护配合准则、医患沟通技巧等,同时更注重细节的培养,因为细节贯穿中医临床全过程。
    中医病证的发生从病因病机、证候分布、表现特征、临床诊疗等,无不是由一个个真实的细节构成。让规培医师对临床的每一个细节进行规范化把握,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临床疗程要注重细节规范。一般应根据不同疾病、不同阶段、不同性质、不同程度而分为长、中、短3个不同疗程。应明确调方指征包括调方时机、原则、药味增减及药量调整等;规定停药标准,如根据病情需要、依从性障碍及安全性防范等。
    其次,选用方药要注重细节规范。对每一病证应明确其病因归属、病机演变、证候规律,确立治法范围,进行方药选用。应明确方药组合的总体要求,即规范、准确、有效、安全,坚持“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掌握科学处方的技术细节,如选方准确、用法适宜、用量规范、避免用药禁忌等。具体到某一种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应把握好单独用、联合用、交替用、序贯用等不同应用方法的选择,以切实发挥中成药的治疗、辅助、协同、善后等不同作用。
    陈岩认为,专业带教老师和培训医师应从这些临床细节处入手,一丝不苟,才能使中医规培的要求和任务落到实处,从而避免走过场和程式化。
    (图文由南阳市中医院提供)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