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 须 通讯员李 鹏 杨 磊)每年的6月1日~7日为“中国心肺复苏周”。6月5日,在登封市人民医院举办的“郑州市全民急救技能普及”第191期培训班结束后,经过考核,30位登封市民取得“郑州急救志愿者”证书。 在急救培训中,登封市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继洲为大家讲解了生命救治的“黄金时间”、心肺复苏技能操作、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步骤、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并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分组训练;急诊科护士长杜俊燕为大家讲解了常见急症的急救措施、急救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列举了真实案例,以及发病时可能发生的一些状况,提醒大家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快速做出正确处理;急诊科主治医师王晓博讲解了创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急救技术,以及遇到突发事件该如何自救等。 经过一天规范有效地学习培训,大家通过模拟人认真练习,按照老师的讲解和指导,很快就学会了正确、标准的急救方法。培训结束后,带教老师分别对学员们分组进行了操作考核。最终,30位市民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郑州急救志愿者”证书。 据登封市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耿宏旭介绍,心跳骤停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一旦发生心跳骤停,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患者存活率为50%;错过最佳抢救时间,患者即使有幸生还,脑细胞也会受到不可逆性损伤。目前,我国心跳骤停院外救治成功率不足1%,心肺复苏+心脏除颤(CPR-D)是抢救心跳骤停最有效的方法。登封市人民医院旨在通过科普心肺复苏+心脏除颤培训,提升群众的急救意识,提高院外心跳骤停救治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