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专版
 
第七版:临证
 上一版    下一版  
辨证治疗右肺腺癌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验案
小儿健脾和胃食疗方
愈尔敏汤加减治疗风疹
如何治疗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您的肠道健康吗
1
11 1 2021年6月22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验案
 


□庞国明

   崔某,女,65岁,因双下肢麻木、发凉疼痛5年,再发加重1个月住院治疗。患糖尿病10年,目前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早25u(单位)、晚25u,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0.5克,每天3次,阿卡波糖片50毫克,每天3次控制血糖,自测空腹血糖9.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未检测。1个月前,患者自觉双下肢麻木、发凉、疼痛症状加重,伴疲劳无力,右侧膝关节肿胀、活动不利,服甲钻胺片、卡马西平片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门诊以“消渴病痹症”收住入院。人院症见:双下肢麻木、发凉、疼痛,畏寒怕冷,疲劳无力,右膝关节肿胀、活动不利,双上肢手指关节变形,视物欠清,动则胸闷气喘,大便正常,小便频数,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入院测糖化血红蛋白7.6%,果糖胺3.2毫摩尔/升,X线片检查显示右膝关节骨质增生。四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显示:四肢末梢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范围。四肢血流多普勒检查显示:左侧ABI(踝肱指数)为0.89,右侧ABI为0.86,波形一相波变低,波幅增宽,双侧均为轻度血管病变。
    诊断:消渴病痹症(寒凝血瘀证)。
    治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30克,细辛3克,桂枝10克,大枣20克,通草10克,赤芍30克,白芍30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地龙30克,元胡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服用。同时配合药渣再煎局部熏洗治疗以温经通络止痛。
    二诊:患者用药10天后双下肢麻木、发凉、疼痛减轻,乏力困倦较前改善。测空腹血糖8.5毫摩尔/升,早餐后2小时血糖13.3毫摩尔/升。守上方继续服用10剂。
    三诊: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6.7毫摩尔/升,9.3毫摩尔/升,8.8毫摩尔/升,7.5毫摩尔/升,自诉双下肢发凉、麻木较前减轻,但仍有疼痛,中药汤剂加炒乳香10克,醋没药10克,活血止痛。服药10剂后,疼痛减轻,效不更方。共服药30剂,患者肢体麻木、发凉、疼痛症状消失,病情痊愈。
    按语:消渴病痹症属于消渴病的并发症,该患者乃阳虚不运,寒凝血脉,血行不利所致。消渴日久,阴损及阳,阳气不达四末,兼之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不通则痛,遂致肢体麻木、发凉、疼痛,遇寒加重。四诊合参,证属寒凝血瘀。“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治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笔者喜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消渴病痹症,正如《伤寒论·鲜厥阴病脉证并治》中记载:“手足厥宋,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递汤主之。”经方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切中该病寒凝经脉、血行不利之病机,用方堪称精当。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通脉共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赤芍、白芍养血活血,去瘀生新,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川芎、元胡、桃仁、地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大枣、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营卫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当归、芍药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甘草兼调诸药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效。药证相符,故10剂显效,连服30剂顽疾得愈。每用此方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消渴病痹症,无不效如桴鼓,用之甚为满意。清代医家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临证处方中药汤剂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消渴病痹症患者内服、外洗并用,内治、外治结合,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中药熏洗治疗取效的关键在局部吸收,达到温经通络、活血止痛之效,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供职于开封市中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