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勋 侯林峰 鲍丹丹 文/图
沧桑砥砺,春华秋实。最美丽的风景,总在逐梦的征途上;最甘甜的果实,永远属于执着的耕耘者。 2021年1月,经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襄城县人民医院成为河南省首批、许昌市首家县级三级综合医院。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这份殊荣是对襄医人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的肯定,是对襄医人砥砺奋进、创新进取的鼓励。 作为襄城县唯一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急救、康复、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近年来,该院在党委书记、院长王永召为首的领导班子集体带领下,以科室高质量发展带动全院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在“一个中心院区带动南北院区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下,医院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党建引领 红色基因 “党建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保障,把党建工作转化为推动医院事业发展的现实动力,将‘红色基因’植入医院发展的肌理,才能筑牢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王永召说。襄城县人民医院党委始终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核心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写入医院章程,健全医院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制订党建质量提升3年行动计划。该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支部建在科室、把阵地建在全院,按照“五好”标准选配政治强、懂业务、善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党员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委员;积极开展“三培养”,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中层干部,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院1400余名员工奋战在抗疫一线;200余名党员志愿者递交请战书;46名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区;4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6名医务人员“火线入党”。党旗在临时党支部高高飘扬,有效实现了疫情防控的“双零”工作目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固屏障。 踏石有痕 内外嬗变 2015年,襄城县人民医院作为许昌市首家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的县级医院,为创建三级医院奠定了基础。2019年,襄城县人民医院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定为首批50家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医院。该院党委精准发力,以强学科、重技术、引人才为抓手,提升医疗综合服务能力,成功创建许昌市首家县级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河南省三级医院卒中中心、创伤中心;河南省首批标准化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标准化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同时在五大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整合院内医疗资源,以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建设了腔镜中心、肿瘤中心、早癌筛查中心等,满足患者的个体化及规范化治疗,构建了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和急危重症救治平台。 2020年5月,该院率先在全市县级医院中通过二级甲等复审,同时启动了三级综合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不仅是一纸文件的允答、是一个为广大群众优化医疗服务的理念,还是一个为襄医人继续奋斗提供动力的起点,更是为90万襄城群众筑起健康保障的责任。一年多以来,全院职工攻坚克难、破冰搏浪,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终于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王永召说。 在创建过程中,该院也实现了内外嬗变。该院对照三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要求,完善健全全院临床医技科室一级、二级诊疗科目设置。该院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构建精细化质量管理和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修订完善各项制度、规章、流程1300余项;在全院铺开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降低了医疗成本和住院费用,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该院为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先后落实了12项服务新举措。该院上下创新服务方法,优化服务环节,通过改善科室环境、为患者提供便民措施、开展健康教育等方式,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专项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该院现拥有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拥有3.0T和1.5T超导核磁共振、256排螺旋CT、平板数字减影血管机(DSA)等一批先进设备;开展了心血管介入技术、脑血管介入技术、肿瘤介入技术以及髋、膝关节置换技术等高新技术200余项,基本实现了群众“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筑巢引凤 培养人才 “人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襄城县人民医院采用“一借一长”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借助于大医院引进专家和技术、输送和培养人才,为做强做大专科提供强劲支撑。借,即借外力外脑,请进来;长,即长内力内功,送出去。 该院着力铺设学科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的成长之路,拓宽医学人才视野,拓展人才引育渠道,与新乡医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建立合作教学医院,选派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85人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引入高层次人才16名;先后聘请北京著名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各个医学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为特聘专家,定期坐诊、查房、教学及手术指导,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相继出台了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和亚专业细化方案,在北院区小综合医院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成立襄城县五官科医院;组建卒中单元、细化普外科3个专业病区,骨科4个专业病区,亚专科的细化,实现专科专病专治,专业技术向精深发展,全面提升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智慧医疗 布局未来 近年来,襄城县人民医院还全力打造智慧医院,现已成为推动医院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19年年底,该院引进全新的一体化信息系统,主要涵盖HIS(医院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EMR(电子病历)、手术麻醉、重症监护、血液透析等62个功能模块,实现了院内各项业务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并通过医信端实现智能移动查房和移动护理服务,使医院内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进行互联互通、高效管理。2020年8月,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四级评审;2021年1月,通过了数字化医院评审,达到B级水平。同时,该院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医疗”便民服务,获得互联网医院资质,成为许昌市首家县域互联网医院。 与此同时,2019年襄城县被列入全国567家、河南省28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在市、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下,2019年9月4日,襄城县人民医院牵头成立襄城县医疗健康集团。11月,由襄城县人民医院牵头的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率先推进,一期投资2200万元,建成了涵盖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远程协同服务、互联网线上服务、“健康大襄城”公众服务等共计22个系统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铺设了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专网,完成了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及448个村卫生室信息全覆盖。该院利用信息化这根“连接纽带”,把县、乡、村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人、财、物以及医疗资源、业务开展、公共卫生、运营管理等统一纳入集团管理,打通集团各分院之间的“信息孤岛”和“业务壁垒”,实现集团各分院信息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唯有努力不会被辜负。近年来,该院先后荣获“国家优质服务示范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全国巾帼文明岗”“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许昌市群众满意医院”等荣誉,切实发挥着县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襄城县人民医院站在三级综合医院的新台阶上,将继续落实县级医院功能定位,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为守护群众健康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