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述明 通讯员 吴 霜 姜美娟
日前,濮阳市遭遇建市以来城区最大降水,局部地区强降水达322毫米,造成了严重的内涝,有些低洼路段深水处一度超过1.5米。位于胜利东路的濮阳市中医医院更是遭遇特大暴雨,导致医院在建项目基坑塌方、多个科室电缆线受压不能正常供电等。 汛情就是命令。濮阳市中医医院党委当即启动紧急预案,该院党委书记赵来法、院长刘同坤当夜迅速赶到抢修现场实地办公,副院长王献印始终坚守一线,靠前指挥,带领基建科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迅速行动起来;职能科室人员也蹚水到岗,及时清理医院地下室及科室积水。 暴雨至 灾害生 挺身第一线 当天晚上9时20分左右,基建科主任丁善章冒着倾盆大雨赶到医院,带领科室职工对医院各个楼栋进行现场查看,并开展全院巡查。随后,刘同坤、王献印到达医院,现场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基建科职工与施工队把现场仅有的20多条编织袋装满泥土,筑起第一道拦水坝;多方联系铲车排除万难到达医院,彻底阻断雨水往基坑倒灌;联系污水处理公司,请专业工作人员及时封堵断裂的污水管道;连夜用大功率水泵,组织抽排基坑内的雨水……经过一夜奋战,险情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修水电 排积水 基建任务重 汛情导致濮阳市中医医院多处停水、停电,严重影响患者就诊。为保证患者安全,水电抢修成为首要任务。雨势减弱后,王献印连夜组织基建科、设计院、施工方等抢险,昼夜施工;组织土建、供水、污水、供电4支专业队伍,分3班24小时不间断轮流奋战,加快抢修进度。 恢复透析室供水;接通医院2号楼、7号楼临时应急供水设施,保证患者急需;接通煎药室临时应急供水设施;在建项目基坑施工现场杂物、淤泥清理干净,开始回填工作;所有电缆修复连接完成;所有供水管线连接完成……在基建科的奋力抢修下,濮阳市中医医院水电全部恢复正常。此时,基建科的多名职工已经是第三天昼夜吃住在医院,有的已经两天没有休息、睡觉。 在这场特大暴雨灾害中,大家顶风冒雨连续奋战在抢险抢修第一线,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忘我付出,为医院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