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永明 文/图
病毒性(或称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一般发病于儿童。患者会有接触病毒史,可双侧先后发病,伴高热,持续一两周。发病时,患者以耳垂为中心红肿,发病后一般会终生免疫该病毒。病毒性腮腺炎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区分,可以化验血常规、血淀粉酶,治疗方面则以抗病毒、支持治疗为主。 病毒性腮腺炎可伴发病毒性睾丸炎或卵巢炎,可能会影响成年后患者的生育功能。患者若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形成复发性腮腺炎。因此,病毒性腮腺炎应积极治疗,避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较为少见,一般发生于成年患者,诱因可能是抵抗力下降,一般为单侧发病,严重时可伴高热。如果治疗及时,患者可在1周左右康复。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症状,患者以耳垂为中心红肿,腮腺导管可流脓液。病情重的患者,脓液在腺体中会形成脓腔,甚至可突破筋膜引起周围组织感染。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患者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分类增高,淀粉酶正常,其检验结果与流行性腮腺炎不同,可清楚鉴别。患者治疗以有效抗生素应用及支持治疗为主,必要时进行脓肿引流术。一般情况下,该病没有其他并发症及后遗症。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包括阻塞性腮腺炎及复发性腮腺炎。它们的症状类似,但诊断和治疗有区别。阻塞性腮腺炎的典型症状是进食时耳垂区突然胀痛,口内感觉有咸味的液体流出,一般发生于成人,病程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患者耳垂下方可见轻度或明显肿胀,导管口可流出黏稠、浑浊或脓性唾液(咸味液体,受感染的唾液)。阻塞性腮腺炎患者的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导管粗细不均,或分支导管变粗;治疗以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导管冲洗为主。患者若发生急性感染,按照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涎腺镜是诊断和治疗阻塞性腮腺炎的良好手段,可以通过内窥镜显示导管内部情况,并且可以同时进行手术,效果显著。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病变,患者可能会丧失腺体功能,只能进行手术摘除腺体。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以耳垂下方反复肿胀为主要表现。若儿童的流行性腮腺炎治疗不彻底,会形成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普遍认为该病由患儿的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造成,随着年龄增长,该病也可自愈。因此,治疗以提高免疫力为主,口服免疫增强剂(如转移因子等)。局部检查和治疗通常因患儿不配合比较难以进行,可以采取腮腺造影检查;治疗方面,可以导管冲洗或涎腺镜治疗等。 成年人中也有为数不少的复发性腮腺炎患者,症状类似,可以局部检查。腮腺造影结果显示,末梢导管点、球状扩张;除全身治疗外,也可以进行导管冲洗或涎腺镜治疗。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