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综合治疗常见病之五 |
|
手足瘤 临床症状:手足部出现水疱、糜烂、脱屑、渗出、皲裂,冬季轻、夏季重,常伴局部瘙痒。 治疗方法 方药:取白矾、五倍子、地肤子、蛇床子、苦参各30克,共研为细末后加入陈醋500毫升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将容器置于60摄氏度~80摄氏度的热水中,加温6小时~8小时后取出备用。每天先用淡盐水洗脚、洗手,早、中、晚各用棉球蘸药醋涂搽患处1次,15天为1个疗程,未愈者可进行第二疗程和第三疗程,尽可能穿透气性好的鞋。 痛 经 临床症状: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甚则剧痛难忍。 治疗方法 针灸:毫针刺地机穴、中极穴、三阴交穴;艾条灸关元穴。 推拿: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坐于右侧,用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小腹治疗5分钟~6分钟,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气海穴、关元穴治疗,每穴约2分钟。 方药:焦山楂30克,川芎30克,红糖50克,将上药先研为细末,然后与红糖调匀。每次15克,白开水送服,每天3次;食盐1000克,米醋100毫升放锅内炒热,分装两包,轮流热敷小腹部。 阴痒症 临床症状:瘙痒部位多在阴蒂、小阴唇区,重者可波及肛门周围。以中年以上女性为多见。瘙痒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者奇痒难忍,坐卧不安,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 治疗方法 方药:百部40克,研为细末,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3天后过滤出酒精,然后将酒精浓度稀释成50%左右,既成百部酊,外擦使用,每天3次,外擦面积要大于阴毛面积,夫妻双方同时治疗,内裤、毛巾要用沸水消毒。 小儿感冒发热 临床症状: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微咳,咽痛或咽痒。 治疗方法 针灸:毫针浅刺合谷穴、列缺穴、曲池穴。 推拿:肩井穴、大椎穴;走罐法拔背部。 方药:生姜10片,红糖适量,水煎或开水冲服;豆豉15克、葱白8厘米、生姜3片,水煎,每天服用2次,避风取暖使身体微汗;菊花10克、桑叶10克、芦根15克,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2次~3次;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贯众15克,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2次~3次。 跟痛症 临床症状:足跟及周围疼痛,行走困难。 治疗方法 针灸:毫针刺昆仑穴、太溪穴、水泉穴,隔日1次。 推拿:手掌擦足底至透热,再指揉足部痛点,并用小木锤反复轻轻敲击该处。 方药:半盆热水加食醋250克,熏洗患足20分钟,每晚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提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