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证对应 两证两方 □庞国明
结合多年临证经验,笔者依据方证对应的学术思想,分别应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等治疗消渴病痹证,屡获良效,现将应用体会分述如下。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书中有“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的文字记载。该条文意指血痹由营卫气血不足所致,以肌肤麻木不仁为主要特征,笔者认为当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方中黄芪可益气血、充肌肤,为君药。桂枝可解肌通阳,芍药能行血宣痹,两者一阴一阳,一动一静,起到调和阴阳、通经络、除血痹的作用,共为臣药。佐以生姜辛温,可疏散风邪;大枣甘温,能养血益气。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通阳、和营行痹之功效与消渴病痹证麻木之气营不足、瘀滞四末、络脉失养的主要病机方证相应,是良方。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有效治疗消渴病痹证,可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缓解中医临床证候,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根据方证对应的思想,笔者认为,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以麻木为主要症状的消渴病痹证疗效甚佳。 当归四逆汤证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厥阴篇》,书中有“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的文字记载,该方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主治血虚寒厥证,主要用于治疗手足厥寒、肢体痹痛等证候。方中当归可养血和血;桂枝能温通经脉,同为君药。细辛有助于桂枝温通血脉;白芍能养血和营,帮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通血行;大枣、甘草可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之功效与消渴病痹证肢凉之阳虚寒凝的主要病机方证对应。《注解伤寒论》中提到“手足厥寒者,阳气外虚,不温四末,脉细欲绝者,阴血内虚,脉行不利。予当归四逆汤,助阳生阴也”的文字说明。临床研究表明,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血虚寒凝证,治疗效果显著。笔者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以发凉为主要症状的消渴病痹证,疗效确切。 (作者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批中医科普巡讲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