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群众就医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本报记者 常 娟 杨 须
核心提示:提高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2019年12月4日,巩义市人民医院牵头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率先在郑州地区成立了首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巩义市总医院,创新机制谋发展,资源共享惠民生,形成了“一把手推动,一盘棋部署、一张网联通、一杠杆撬动、一协同管理”的“五个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
村民有了专职血压管理团队 9月14日,巩义市龙尾村村民段老先生到当地村卫生室测量血压。段老先生患高血压病10多年,在家庭医生白由双的指导下,慢慢养成了每周到村卫生室测量血压、每隔一段时间让白由双指导用药的习惯。 在互联网血压仪台前,老人放上身份证,开始测量血压。测量结果出来后,段老先生满脸笑容。 “这是一年来你的血压监测数据,保持得不错!”白由双调取段老先生的电子血压管理档案,让老人看。 “中,中,真不错……”段老先生看完后急忙告诉记者,“这两年,我们村卫生室的看病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白医生的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我来看病时,经常看到他在网上学习。” 段老先生不知道的是,除了白由双,孝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巩义市总医院的医生也在关注着他的血压变化。 “这边段老先生测量完血压,那边数据就上传到了我们医院远程血压管理监测平台。”巩义市总医院高血压科住院医师翟聪慧说。 2019年12月4日,巩义市人民医院牵头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率先在郑州地区成立了首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巩义市总医院。巩义市总医院成立以来,为18家乡镇卫生院、89家村卫生室增设了隧道式血压计。患者刷身份证、社保卡、就诊卡进行血压测量,血压数据同步上传到牵头医院巩义市人民医院慢性病管理中心,并同步建立个人电子血压管理档案。 对于血压异常者,翟聪慧和同事会对他们进行分层管理;对于需要立即处理的高血压病患者,则会联系基层医生对其指导治疗,必要时建议患者转诊。截至目前,巩义市总医院高血压管理团队有医生100余人,远程血压管理平台监测服务人群血压数据达45万余条,管理高血压病患者92995人。 巩义市总医院还购置了4台智能云血压管理柜,该市有2000余人参加家庭血压管理。患者在家测量血压,巩义市总医院的医生在诊室就能看到患者的血压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会及时发短信通知患者及其家庭医生,实现院内、院外血压无缝隙管理。 “乡里也能诊间结算、送药到家,看病方便了很多” 同日,在外地打工的高血压病患者陈先生的药快吃完了,他通过巩义市总医院互联网医院咨询高血压科主任魏国喜继续用药事宜。魏国喜查看其血压检测数据后,在网上为其开了新药,通过物流公司配送到陈先生的工作地。 据巩义市总医院院长乔来军介绍,今年5月,巩义市总医院互联网医院通过审批。患者在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挂号问诊,医生为其开具血常规、CT等检查单,患者到院后可直接检查,减少排队等待时间;若患者需要复诊购药,也可以像陈先生一样,在网上直接复诊后,选择到院自取药物或由物流公司配送至指定地点。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名患者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在该院互联网医院进行诊疗、购药。 当天下午,在巩义市总医院分院站街卫生院放射科,记者碰到前来就诊的李先生。李先生近一个月来总感觉右腿疼痛,怀疑骨头有损伤。主治医师张爱民为其开具了检查单,李先生打开手机,立即完成了费用支付。 “现在,我们看病缴费不用去窗口排队,在诊室里就可以完成。如果对医务人员的服务不满意,还可以扫码反馈意见。现在,看病真是方便了很多。”李先生说。 巩义市总医院副院长郜炎辉介绍,除了站街卫生院,巩义市总医院的其他成员单位也都可以在诊室完成划价、收费及医保结算等业务。“我们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医保、公共卫生、妇幼医疗专用网络,开通一卡通、诊间结算等服务,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郜炎辉说。 目前,巩义市总医院已完善59万居民、8.2万名慢性病患者健康档案数据库,建成远程心电、远程影像、远程慢性病、远程检验、集中配送等十大服务中心,并深度推广“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测量血压、查心电图、做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查等,还可以享受到巩义市总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今年1月~8月,巩义市总医院远程诊疗服务15万余人次,为群众节省医疗费用3000万元以上。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