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无完肤”险丧命 31天获新生 本报记者 冯金灿
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ICU(重症监护室)五病区医务人员收到一位75岁患者的感谢信和锦旗。这不是该科第一次收到患者的感谢信和锦旗,但这位老人的经历令医务人员印象深刻。 7月21日,这位来自商丘的患者因为全身大面积感染被紧急转入省人民医院。一个多月前,老人全身大面积起水疱,随后破溃,不断有组织液体向外渗出。没过多久,老人的皮肤出现了感染,新痂加老痂,脓液黏附在破损的皮肤上。 不仅如此,老人身上还散发出一阵阵恶臭。转入ICU当天,病区主任代荣钦、主治医师张雪艳等医务人员大吃一惊:“老人的眼睛都在流脓。” 如何治疗和护理?成为摆在医务人员面前的难题。 由于皮肤屏障被破坏,老人面临失温、感染等风险。白蛋白低、低钠血症、皮肤多重耐药菌感染……老人的多项指标异常。 代荣钦和张雪艳迅速组织专家会诊,确定老人患的是重度寻常型天疱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以皮肤、黏膜起水疱为特点。根据老人的情况,抗感染是治疗关键。 在老人住院的31天里,医务人员院内会诊11次,远程会诊2次,一次次调整治疗方案。治疗团队尝试了不下10种治疗方法。代荣钦和张雪艳与全国皮肤病专家、感染科专家进行远程会诊,治疗方案得到了权威专家的肯定,这给了张雪艳不少信心。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内外兼治才能获得良好预后。结痂和脓液严重影响药物吸收,护士们一起给老人清洗,整整洗了3个多小时。他们又为老人消毒、上药、包扎,老人身上几乎没有完整的皮肤。 最难的是换药。被体液渗透的辅料经常会和伤口粘在一起,医务人员需要先将纱布小心剥离,再重新上药。“前几次换药,我们几乎是一毫米、一毫米地进行。”护士说。 20天后,老人的情况明显好转,不仅感染得到了控制,而且新的皮肤快速生长,不少小伤口已经愈合。随后,老人全身的皮肤几乎新生,脓液、破溃、异味逐渐消失。老人安全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