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管“错位” 医生连夜抢救 本报记者 冯金灿 通讯员 徐紫渝
5月5日凌晨,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手术室内,该院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小儿心外)主任谌启辉紧急完成一台手术。 患儿小宝一出生就被诊断为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心病,肺静脉异位引流就是肺静脉“走错”位置,导致富含氧气的肺静脉血液不能通过左心房进入全身体循环,而是进入下腔静脉,再回到肺循环而导致全身缺氧。这种疾病发生率较低,新生儿一旦被诊断患有此病,需要在出生后进行急诊手术。 小宝的父亲经多方打听,找到谌启辉寻求帮助。当天,医护团队发现孩子体循环不稳定,病情危重,赶紧进行术前准备。手术于23时30分开始,谌启辉主刀为小宝实施全麻体外循环辅助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 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是小儿心脏外科的高难度高风险标志性手术之一。尤其要为出生7天的新生儿进行高难度手术,这对任何一个手术团队来说都是一次考验。 术中,手术团队将小宝的心脏翻转至右侧胸腔,待心脏后壁完全暴露于手术视野中,将切开的左心房与切开后的肺静脉周围的壁层心包进行吻合。 谌启辉在孩子小小的、柔软的心脏上穿针引线,将错接的血管重新复位、吻合,最终使心脏恢复正常通路。次日凌晨3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观察可见,小宝复跳后的心脏收缩有力,吻合口无出血,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经过近两周的治疗,小宝目前已康复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