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特别报道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健康生活 美好信阳
1
11 1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健康生活 美好信阳
 

健康生活  美好信阳
本报记者 刘 旸  丁 玲  王明杰

“数”说信阳

 

2021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56个,比2012年增加608个。
2021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41382张,是2012年的2.3倍;卫生技术人员38555人,是2012年的2倍。
2021年,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23人,是2012年的2.8倍。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革命老区,也是一座山清水秀的生态绿城,更是一座开明开放的活力新城。这里是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信阳市,地缘与人文汇聚交融,塑造了这里独具特色的豫风楚韵。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阳市卫生健康系统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创先争优、提档进位,以健康信阳建设为主线,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切实提高健康服务水平。
近年来,信阳市连续9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还是国家卫生城市。信阳市卫生健康委获得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多项卫生健康工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医疗资源持续扩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阳市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效显著。2021年,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56个,比2012年增加608个;总床位数达41382张,是2012年的2.3倍;卫生技术人员总数达38555人,是2012年的2倍;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23人,是2012年的2.8倍。
2017年以来,信阳市新增三级医院10家(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家),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建成县域医疗中心8个。市级“四所医院”建设取得创新突破,信阳市中医院晋升三级中医医院,新组建三级综合医院信阳市人民医院,组建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并获得编办批复。
与此同时,信阳市的社会办医环境持续优化,全市民营医院由35家增至82家,民营医院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占比分别达69.5%、29.8%、22.9%。在信阳,社会办医已成为政府办医的重要补充,成为全市医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十年来,信阳市积极争取省级项目、组织医院评审、推进县级公立医院能力提升工程、开展“等额对调”对口帮扶等,不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
目前,信阳市8个县全部完成县域医疗中心建设,县级综合医院实现二级甲等医院全覆盖;县域全部完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全市现有1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部实质运营,在全省率先完成第一阶段改革任务;息县综合医改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信阳市还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不断强化基本药物主体地位,推动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建立优先使用激励机制,实施医共体药事服务统一管理;积极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基本药物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
基层卫生工作根基牢固
十年来,通过实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信阳市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基层中医馆建成率超过95%;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所有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完成2495家村卫生室的产权回收;在全市范围内消除乡村医疗机构及合格乡村医生的“空白点”。
2015年以来,信阳市积极实施基层卫生人才“369工程”等,不断培养基层骨干医师,有效缓解了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问题;开展乡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专业知识培训、临床进修和系统轮训等,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公共卫生服务乘势发展
十年来,信阳市坚持推进“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全面启动健康信阳15项专项行动。全市持续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相关机制进一步健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大卫生、大健康”工作格局进一步形成。
全市累计投入2900余万元,完成县级疾控机构P2实验室(使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建设;市级疾控中心按不超过全市常住人口0.25/万的比例核定编制,县级疾控中心编制按不超过辖区常住人口1.45/万的比例重新核定;建成智慧型预防接种门诊143家,覆盖率达72.22%。
全市扎实推进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潢川县、新县创建成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级、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比例位居全省前列,固始县、淮滨县、潢川县、商城县、光山县、罗山县等6个县城顺利通过省级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专项考核,新县、商城县、浉河区实现省级以上卫生城镇全覆盖。
全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两库”“两机制”进一步完善,定期遴选巡讲专家,组成市、县两级健康教育巡讲团,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五进”活动,推动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
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十年来,信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呈现出“项目带动明显”的特点。
信阳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将信阳市中心医院羊山分院、村卫生室产权回收等卫生健康建设项目,列入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以此为导向,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坚持“项目带动”,“十三五”期间,全市各级筹措建设资金100多亿元,推进县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其中,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医疗卫生建设项目24个,总投资16.79亿元,争取地方专项债券65亿元,争取防控资金10.65亿元。
持续的“项目带动”,让信阳每千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增幅分别达到66.7%、57%、65%。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十年来,信阳市持续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
信阳市中医院三级中医医院创建通过专家复审,并在2022年迎来“一院两区”发展格局;信阳市中医院骨伤科、妇产科被确定为第三批河南省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全市县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总数达到6家,基层中医馆建成率达95%,位居全省前列。
目前,信阳市已建成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1家;浉河区、罗山县、息县被命名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卫生健康服务满意度提升
近年来,信阳市从改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着手,实施患者满意提升工程,创新开展“换位就医”体验活动。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预约服务精准化、支付方式多样化、门诊取药便捷化、用血费用报销简约化、病案复印便民化、膳食服务科学化、医院公厕洁净化等方面下真功夫,推行出院手续一站式办理、医保政策明白告知、出生医学证明等具体服务事项的优化,持续提升了群众就医的获得感。
信阳市还积极引进市域外优质医疗资源,按照“但求所用、惠及群众”的原则,让专家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少花钱。其中,息县人民医院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合作,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解决疑难危重病症;原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现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引进医学博士开展小儿外科诊疗工作;郑州大学附属信阳医院获河南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批复,息县妇幼保健院、光山县妇幼保健院与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潢川县中医院、息县中医院、淮滨县中医院、新县中医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开展对口帮扶、合作交流,取得明显成效。
信阳市卫生健康委以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为抓手,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率先在全市市直机关中成立行政审批办公室,从体制机制上确保政务服务阳光、高效、便民,实现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大厅之外无审批”。2017年以来,信阳市卫生健康部门行政审批即办事项提升至70%,承诺事项办理时限由平均10个工作日减至2个工作日。
同时,信阳市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全市卫生健康行政综合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以及执法办案质量在全省18个地市中处在第一方阵,连续多年获得先进集体和精品案卷奖;推进“卫生监管+互联网”,建立违法违纪“黑名单”制度,与公安、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监督执法,建立案件移送制度,探索多部门联合惩戒等具有长效性、约束力的监管执法长效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疫情常态化防控科学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信阳市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线。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信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全力以赴,在监测、研判、救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常态化防控中,坚持定点医院不撤销、隔离病区不缩减、专家队伍不解散、工作梯队不改变,指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落实“人物同防”措施。
信阳市率先在全省实现核酸检测能力县域全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完成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建设;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中,迅速完成接种服务能力翻倍提升扩容,日接种能力超过20万剂,位居全省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信阳市卫生健康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居民医疗和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下一步,信阳市卫生健康委将紧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有为,高质量推进健康信阳建设。
 (图为信阳浉河彩虹桥,由李建设拍摄)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