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二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新乡医学院打破“卡脖子”技术壁垒
焦作举行健康科普技能竞赛
安阳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医生向就诊患者讲解健康知识
濮阳市中心血站被评为全省血液应急联动保障先进集体
信阳市卫生健康技术监督中心揭牌
爱肝不“戊”肝
24年 他无偿捐献8万多毫升热血
第三期全国中医皮肤病研修培训班通知
1
11 1 2023年2月1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爱肝不“戊”肝
 

□贾孝提

   病毒性肝炎按引起发病的病毒不同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其中,戊肝病毒是发现最晚的,所以相较于甲肝病毒、乙肝病毒,戊肝病毒的名气不大,但是它的危害却不容小觑。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2000万人感染戊肝病毒,并导致约330万人出现感染症状,仅在2015年,戊肝造成的死亡人数达4.4万人。
    之前人们一直以为戊肝只在条件不好的部分地区流行,比如南亚、非洲。事实上,近20年,戊肝在发达国家流行的证据越来越多,欧洲报告的戊肝病例由2005年到2015年,总数增加了近10倍。
    在我国,自2012年以来,戊肝发病数已连续10年超过甲肝,且戊肝的病死率是甲肝的10倍,居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统计数据显示,戊肝病毒感染呈上升趋势。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
都易感染戊肝病毒
    戊肝与其他急性肝炎相比,比如甲肝,虽然都可以通过粪便和口传播,但是戊肝病毒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水源传播;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比如吃海产品、生猪肉;通过动物源性传播,像猪、兔子、牛、骆驼等,所以也有人把戊肝叫作动物源性疾病。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易感染戊肝病毒,但是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发病率有所不同。在临床上。感染病毒性肝炎的人群多见于青壮年和中老年人,特别是慢性乙肝患者、基础肝病患者、孕妇、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戊肝的临床症状与甲肝相似,但是较甲肝更严重。戊肝起病急、来势凶,病死率是甲肝的5倍~10倍,成人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戊肝发病率已居前列。
这些人群感染后病情表现会更重
    首先是孕妇。孕妇患戊肝后病情较严重,尤其是孕妇妊娠中晚期感染戊肝病毒,病死率达20%~50%,且随着妊娠时间变长,病死率也逐渐升高,还可能导致胎儿流产和死胎。
    其次是基础肝病患者。基础肝病患者合并感染戊肝病毒容易发生急性肝衰竭,增加病死风险。我国作为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戊肝病毒重叠感染会大大加重疾病负担,有研究显示乙肝病毒、戊肝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的肝衰竭发生率为34.7%,相当于每10人中有3人~4人发生肝衰竭,病死率达13.8%,相当于每10人中有至少1人死亡。
    最后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老年人,60岁以上的人患戊肝称为老年戊肝。老年戊肝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占首位,特点是病程长,常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常出现并发症,病死率高。
如何预防戊肝
    最好的保护是把戊肝病毒拒之门外。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勤洗手,不吃生的或未彻底煮熟的食物,生熟厨具分开使用;不吃未洗净或未削皮的瓜果蔬菜;不喝生水,保持环境卫生等。
    目前,戊肝病毒治疗没有特效药,接种戊肝病毒疫苗是预防戊肝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戊肝病毒疫苗可刺激人体产生戊肝病毒抗体,使戊肝成为一种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已证明对16岁以上人群安全有效。
    一些年龄16岁以上的戊肝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比如畜牧养殖者、餐饮业人员、学生、部队官兵、育龄妇女、疫区旅行者等,推荐接种戊肝病毒疫苗。
戊肝病毒疫苗的保护期有多久
    目前,全球唯一的戊肝疫苗是由厦门大学研发的。该疫苗Ⅲ期临床实验入组近12万人,是迄今为止单中心入组人数最多的疫苗临床研究。Ⅲ期临床数据显示,全程接种戊肝病毒疫苗1.5年后的保护率为100%,4.5年后的保护率为93.3%。保护期按照数学模型推算,全程接种戊肝病毒疫苗,抗体持续时间可达30年以上。
    同时,戊肝病毒疫苗属于基因工程疫苗,本身不含有病毒RNA(核糖核酸)。临床研究显示,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慢性乙肝稳定期的患者,接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没有显著差异。备孕期女性如果在接种疫苗期间怀孕,也无须担心胎儿健康问题,暂停接种即可,在生产后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后续接种,也可以达到预防感染戊肝病毒的效果。

   贾孝提,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河南省预防医学会免疫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库成员。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