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五版:合理用药
PDF版查看  第六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特别报道、健康促进
 
第五版:合理用药
 上一版    下一版  
家庭用药怎么避免不良反应
儿童十大服药误区
他汀类药物的用法
如何减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术前麻醉知识
肿瘤患者化疗静脉用药注意事项
1
11 1 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李 琰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很多药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应用。其中,抗感染药物不能盲目使用,必须在一定原则下合理应用。
    在人们的生活中微生物随处可见,患者的感染通常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比如伤寒沙门菌等,这一类的感染被称为外源性感染。由于人体含有一些细菌和真菌,因此通常会被称为正常菌群,如果这些菌群的平衡受到破坏,则会出现感染情况,这就是内源性感染,应当采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只有确诊后才能应用抗感染药物: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症状,经过实验室等相关检查以后,确诊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才可以使用抗感染药物,并开展临床治疗活动。同时,如果患者是由支原体、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也可以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缺乏微生物感染证据,则不能应用抗感染药物。
    查明感染源,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在整个治疗活动开始前,不能随意应用抗感染药物,应当尽早查明感染源。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应当根据病原菌种类,以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等综合确定。由于医疗机构不同,医疗条件存在差距,因此在整个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结合临床诊断,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此之前要留取相应标本,比如血液标本,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保证能够明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的具体结果,进而确定总体治疗方案,不能随意用药。
    抗感染药物的治疗经验:对于出现细菌性感染的患者来说,经过临床确诊之后,如果没有获取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结果之前,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感染部位,以及抗菌药物应用史等多个方面,综合性推测可能会存在的病原体。根据以往治疗经验进行治疗,等到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以后,对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用药调整,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菌种类及药物特点,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不同患者感染情况不同,再加上患者可能会有其他禁忌等,因此在整个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综合性考虑。结合病原菌感染部位、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同时还要对患者的生理和病理情况及时做好检测工作,综合分析统筹考虑,制定抗感染的治疗方案。
     (作者供职于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