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 玲 通讯员 邢永田
“心脏供体需要紧急转运!”3月14日下午,郑州市一家医院出现心脏供体,需要紧急转运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 接到求助电话后,郑州市交警一大队和六大队立即派出警员全程护送。 15时57分,一辆载有心脏供体的120救护车驶出医院,骑警队员亮起警灯、拉响警笛,带领救护车极速前进。 16时16分,救护车抵达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后,医务人员一路狂奔,2分钟后,心脏供体出现在医院手术室。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心外科专家程兆云等立即对心脏供体进行修剪,随后进行心脏移植手术。19时38分,移植后的心脏成功复跳,处于危重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患者胡先生重获“心”生。 28公里的路程,仅仅用了19分钟;抵达手术室到心脏重新开始跳动,只用了3小时20分钟,交警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大接力”创造了奇迹。 接受心脏移植的胡先生今年43岁,来自郑州市中牟县。5年前,他出现无明显诱因胸闷,休息后得到缓解。在当地县医院就诊后,胡先生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住院治疗后,病情暂时得到控制。 几个月前,胡先生再次出现胸闷、气短,在医院就诊后,病情仍然持续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为寻求进一步治疗,胡先生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进行治疗。 程兆云等专家接诊后,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发现胡先生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扩大、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持续性心房颤动等疾病,心功能Ⅳ级。此后,患者数次进入医院进行治疗。 今年1月,胡先生刚出院两天,夜间再次出现胸闷、腹胀、纳差,不得不又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希望能够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程兆云说,重症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被称为心脏病里的癌症,最有效的救治方法就是心脏移植。心脏移植虽然是较好的疗法,但是由于心脏供体严重匮乏,远远无法满足患者需求。胡先生比较幸运,等到了合适的供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