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 须 许冬冬 通讯员唐亚辉 李向力)12月10日,在漯河市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监测(漯河)合作实验室揭牌。该合作实验室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漯河市政府和中原食品实验室三方签约共同创立,旨在对标健康中国战略,开辟食品营养健康新赛道、助推食品产业品质提升,推动食品营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司长刘金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食品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庞国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党委书记王永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黄红霞,漯河市委书记秦保强、市长黄钫等出席。 据介绍,国家食品风险评估中心承担着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修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交流等技术支持工作。近年来,该中心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领域的国家“智库”作用,积极与卫生健康系统及其他的技术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科研、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1+8”合作机制建设,持续推进评估中心的分中心、技术合作中心、合作实验室的建设。 王永挺说,河南省的食品产业规模高达6700亿元,稳居全国第二,其中肉类、果蔬和面粉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漯河市作为首家中国食品名城,食品产业主导地位突出、名牌食品企业荟萃。中原食品实验室作为河南省在食品领域布局的唯一一个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实力雄厚。希望在本次合作框架下,三方携手高标准打造合作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发展共赢,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更好助力漯河市乃至河南省食品产业健康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黄红霞说,食品安全与营养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卫生健康委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践行健康中国战略,遵循“4个最严”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现全省158县(市、区)全覆盖,开展17大类150多种食品的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对监测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并形成报告,为政府监管和防范风险提供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全省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19.2%,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膳食干预对象食用油和总盐摄入量分别下降6.2克和3克。漯河市要抓住机遇,将营养与健康理念融入所有相关政策,探讨食品产业创新和科技进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做食品安全的示范者、合理膳食的先行者、营养健康食品的引领者、新业态开发的探索者、“大食物观”的践行者,推动漯河市乃至全省食品产业链转型升级。 当天下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相关专家来到中原食品实验室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就双方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合作方向、合作机制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