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琛
近几年,时常有年轻人说:“我脑雾了,脑子像糨糊一样,转得比较慢。” 其实,“脑雾”指的是大脑思维迟缓、思路不清晰的一种状态。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脑雾”可能是脑萎缩的前兆呢?近年来,一些年轻人被诊断出脑萎缩,充分说明这种多见于老年群体的疾病,呈现年轻化发病趋势。这种情况,需要年轻人提高警惕。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脑萎缩的常见症状。 理解能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时常丢三落四 一些年轻人感觉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在生活中经常忘事,记忆力显著下降,致使不能适应现在的快节奏生活,难以胜任正常的学习及工作。 社交能力下降、情感平淡 感觉性格有所改变,不愿意社交,对亲人也缺乏感情,出现自私、没有理想、没有欲望,以及性格急躁等特点,比如时常因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而郁郁寡欢或者纠缠不休。对此,人们会觉得自己抑郁了,殊不知,这可能是脑萎缩导致的。 全身症状 在脑萎缩早期,人们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以及腰膝酸软、手脚发麻等症状。 其次,年轻人患脑萎缩的“元凶”是什么呢?事实上,人们从20岁开始,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就会逐渐减少。当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数量大量减少后,大脑体积就会萎缩。 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证明,年轻人患脑萎缩的一个重要“元凶”可能是过度上网导致的。而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会明显影响年轻人的大脑发育,甚至造成脑萎缩;玩游戏的时间越长,大脑萎缩得就越明显。 患了脑萎缩后,患者就会变呆、变傻吗?一些人发现自己患脑萎缩后,就感到恐慌。其实,脑萎缩不等于痴呆,就像人老了皮肤会松弛、长皱纹一样,大脑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衰老。这是人体生理发育的必然规律,人们不必过度焦虑。有的脑萎缩会发展为痴呆,有的则不会。老年人一般有脑萎缩症状,但不一定是老年痴呆症。 脑萎缩后该怎么办?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脑萎缩的进程不可逆转,但可以延缓,前提是保持大脑的正常功能,比如积极治疗疾病,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禁食辛辣、腌熏类食物,适当多食用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坚持多用脑,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适度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充足的睡眠,积极与人沟通、交流,多参加社会性活动。 一些科学研究发现,经常吐舌头可以活跃脑细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锻炼舌头,可以间接刺激脑部和面部的神经,减缓大脑萎缩速度,以及预防面部神经衰退、肌肉老化等。因此,建议年轻人、中老年人每天坚持活动舌头,能够活跃脑细胞,预防脑萎缩。 (作者供职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影像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