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治平 通讯员吴 行)近日,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心血管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采取不开胸、导管介入的方法,独立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近70岁的乔先生近1年来频繁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也出现过黑矇。最近1个月,乔先生的症状逐渐加重,且发作频繁。他来到淮河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医务人员对乔先生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细致的查体。最终,乔先生被确诊为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乔先生的主动脉瓣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其心脏结构和功能,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病情会进一步加重,预后很差。医生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术中,手术团队通过穿刺右股动脉,成功经导管将特制的人工瓣膜送到主动脉瓣的位置,替代原有病变的主动脉瓣。术后第二天,患者下床活动自如,症状消失。 据心血管内科主任何瑞利介绍,TAVR对高龄、传统外科手术风险高的患者是首选治疗手段。与传统手术相比,TAVR具有免开胸、恢复快、痛苦小、切口感染率低等优点,患者术后3天~5天即可出院。 TAVR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独立开展和常态化应用,为开封及周边地区有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高龄的心脏主动脉疾病患者,带来了“心”希望,也标志着该院心血管内科结构性心脏病的诊疗水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