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分钟了解颈内动脉狭窄 |
|
□黄健辉 本文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颈内动脉狭窄。颈内动脉是连接心脏和大脑的重要血管之一,承担着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大脑的重要任务,当颈内动脉出现狭窄时,血液流动受到阻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颈内动脉狭窄常见的筛查方法为超声多普勒检查和CT(计算机层析成像)血管造影等筛查方法。 症状和影响 健忘和注意力不集中 由于大脑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健忘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头痛和眩晕 血液供应不足会导致头痛、眩晕和视觉问题,甚至引发晕厥症状。 言语困难 如果颈内动脉狭窄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语言能力减退,甚至失语。 运动功能下降 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会导致肢体无力、行走困难和平衡问题。 病因 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内皮损伤是导致颈内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之一。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生活方式和代谢疾病都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导致颈内动脉狭窄的重要病因。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高血压等因素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斑块,最终导致狭窄。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长期存在时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当颈内动脉狭窄超过70%时,就容易发生血栓,阻塞血液通路,导致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等严重后果。 手术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方式,可通过扩张或修复颈内动脉,恢复正常血流。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有两种,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当颈动脉狭窄程度未达到需要行支架治疗或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时,药物治疗就成了第一选择。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抗血小板药物 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预防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 降脂药物 比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内脂质沉积,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进一步的动脉狭窄。 抗高血压药物 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压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 颈内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可引起多种严重的健康问题。预防颈内动脉狭窄的关键在于控制风险因素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体检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供职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