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通过在医疗机构设立疾控监督员,压实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主体责任,监督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情况,深化医防融合、医防协同机制。作为全国首批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省份,河南省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政策,深化医防融合机制,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要求,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创新思路,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 根据国家的要求,近日,河南开展了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评估工作,对全省各试点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和总结,为下一步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度重视 加强组织领导 结合全省实际,河南出台《关于开展“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郑州、洛阳为全省试点市,河南省人民医院为省级试点医疗机构,明确试点工作任务。河南成立以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郭万申为组长,相关业务处室、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省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领导。 各试点均及时成立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试点工作领导。洛阳市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管理专兼职疾控监督员,组织考核评价,指导试点工作。郑州市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设立疾控监督员管理办公室,负责本级试点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的选派、考核、培训及保障等管理事项的组织、协调工作。 郑州市制订了《郑州市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郑州市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管理办法》,为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依据。郑州市还制订了疾控监督员工作制度、督导制度、岗位轮换制度、例会和总结讲评制度、信息上报制度等8项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精心组织 统一安排部署 河南召开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会,强调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认识,安排部署相关工作;遴选专兼职疾控监督员,明确疾控监督员的设立形式、任职条件、配置标准以及工作职责和管理机制。 郑州、洛阳两个试点市从卫生监督机构、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共遴选出专职疾控监督员30人、兼职疾控监督员81人,分别派驻30家医疗机构开展工作。 河南组建由疾控、监督和医疗等行业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对全省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提供专家支持;编制《疾控监督员制度工作手册》,为全省疾控监督员提供业务指导。 9月底,围绕疾控监督员管理办法、院感防控、传染病诊断与报告等内容,河南对专兼职疾控监督员进行岗前培训,为开展工作打牢了理论知识基础。11月底开展的疾控监督员岗中培训会议,重点对试点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和总结评估工作进行专题讲座,并就疾控监督员工作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加强疾控监督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 落实责任 全面推进工作 各试点设立疾控监督员管理办公室,负责疾控监督员日常管理和疾控监督员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工作考核等工作。试点医院建立工作群,安排工作任务,开展工作交流,实现全方位工作衔接,确保疾控监督员工作顺利推进。 疾控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指导、督促疾控监督员履职,对疾控监督员报告的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或个人依法依规查处。疾控中心协调指导试点医疗机构疾控业务工作。医疗机构明确具体部门(科室)或指定专人做好本单位疾控工作,落实疾控监督员办公设施和生活补贴,积极配合疾控监督员依法依规开展监督工作。 专职疾控监督员统筹医院疾控、院感、消毒供应等相关科室,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机构疾控工作标准和质量。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专家指导组对试点市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督导,实地走访试点医疗机构,对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专兼职疾控监督员履责、医疗机构落实主体责任等内容进行进一步指导。同时,专家指导组集中听取试点医疗机构专职疾控监督员试点的工作汇报,全面了解工作进展,总结阶段性试点工作,部署下一步任务。 12月,按照统一部署,疾控监督员对医疗机构疾控工作开展全面检查,试点市制订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考核评估方案,启动总结考核评估。同时,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专家指导组对试点市试点工作开展了全面指导、评估。 积极实践 探索医防融合 各试点医院认真制订医院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以疾控科或公共卫生科为依托,设立了疾控监督员办公室,并抽调医院医务部、院感科等业务科室人员为兼职疾控监督员,开展试点实践。 医疗机构为入驻的专职疾控监督员提供便利,做到“三有”:有专职疾控监督员办公室,有电脑、打印机、网络等办公设备,办公室门口有标牌。同时,协调解决疾控监督员的餐补、停车等问题,为疾控监督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专职疾控监督员入驻试点医疗单位后,对医疗机构疾控工作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建立情况、疾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管理部门履职情况及重点科室(环节)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等,采取明察与暗访结合、专题与普查结合的方式开展试点工作。 郑州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共开展督导检查96次,累计发现问题159个,已整改146个,13个问题正在整改中。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在疾控监督员入驻履职后,疾控工作成效明显:优化信息系统,降低传染病漏报率;严格奖惩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梳理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郑州儿童医院疾控监督员紧密联系省市疾控部门,及时掌握检测结果,向一线科室推送感染流行趋势相关信息,为临床诊疗提供预警,助推传染病管理精细化。 不断创新 提高监督效能 河南实现试点工作与自查报告系统应用相结合,全面开展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落实医疗机构疾控主体责任,增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和法治观念;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了“智能医废”监管平台,制定并发布《医疗废物在线监督管理规范》,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接入该平台;规范医疗废物回收流程,实现医疗废物处理的全过程监督管理。 郑州市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疾控监督自查管理模块,将疾控监督自查内容与依法执业自查内容深度融合,做到信息互连互通。郑州市还建立兼职疾控监督员的自查及反馈机制,强化依法监督12项自查内容,提高了医疗机构疾病防控能力。 洛阳市中心医院设立“疾控监督管理员制度”,在感控、检验、介入等管理科室和一线科室设置疾控监督管理员,负责做好本科室自查管理工作,提升疾控管理效能。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中,将试点工作与医院常规管理工作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法:一是以PDCA(一种管理方法)质量改进的方式,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质量。二是以现场督导为抓手,推进试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感染控制等工作上台阶。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探索建立三级监督(指控)系统及制度,在对应的社区疾控监督(指控)小组中设科(社区)疾控监督干事和生物安全监督员,将触角从医院延伸到最基层的科(社区),发挥专职疾控监督员“一对多”监督指导作用,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嵌入PDCA质量管理程序,提高监督实际效果。 针对来自不同单位的疾控监督员业务、管理能力不同,制约试点工作有效开展的问题,洛阳市疾控局建立了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协作区制度,将10家试点医疗机构划分为3个协作区,每个协作区由专职疾控监督员、兼职疾控监督员和专家指导组成员组成,至少涵盖疾控、监督两个专业,指定一名专职疾控监督员为组长。协作组成员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使不同专业人员得到优势互补。通过工作交流等方式,协助专职疾控监督员在试点医疗机构开展联合督导活动。

调研现场

专家指导组了解试点工作情况

查看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