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儿童癫痫健康教育处方 |
|
癫痫是儿童神经系统常见的发作性疾病。癫痫发作是指脑神经元异常、过度同步化放电造成的一过性临床表现。间隔在24小时以上,出现至少2次无诱因的癫痫发作,即可诊断为癫痫。 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情感及行为障碍等,但对同一个患儿来说发作表现相对固定。癫痫可在任何年龄发病,表现为一种或多种发作形式。部分患儿可伴智力或运动发育落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和精神障碍等。癫痫患儿可出现自卑、注意力下降、成绩下降等,心理、行为、认知、学业及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约有70%的患儿通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发作可得到控制,约有30%的患儿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少数发作控制效果不佳的患儿,在病程中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癫痫持续发作超过30分钟或反复发作中,意识持续不恢复超过30分钟)。癫痫控制效果与癫痫的病因、抗癫痫药物的合理选择和应用等有关。 患儿保持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和控制癫痫发作,有助于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 家长需要悉心照顾患儿,注意观察和记录患儿的癫痫发作情况和治疗情况。 避免强烈的声光刺激。 避免游泳、玩惊险刺激的游戏(如坐过山车)等,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受到烟草危害。 饮食与同龄儿童相仿,没有特别的禁忌。 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况,理解和关爱患儿,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果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恐惧及抑郁等表现时,要及时给予安抚和情感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治疗与康复 长期进行药物治疗。患儿要遵医嘱坚持长期规律药物治疗,不要自行停药或调整药物。 监测和记录癫痫发作及治疗情况。准备记录本,及时记录癫痫发作的时间、形式、影响发作的因素,记录相应药物治疗的调整情况等。 定期复查。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抗癫痫药物血浓度及脑电图等,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调整药物剂量。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初次服药前应通读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初次用药后应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皮疹、发热、性格改变等症状,并根据服用的药物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在医生的指导下预防和尽早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以外的治疗。如果抗癫痫药物控制病情欠佳,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生酮饮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低蛋白质饮食)治疗或癫痫外科手术评估。 将患儿患癫痫情况及急症处理方式告知学校相关负责人,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急症处理 如果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或数小时内频繁出现癫痫发作,应拨打120呼叫救护车或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尽快终止癫痫发作。 患儿癫痫发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解开领口的扣子,保持呼吸道通畅。 2.记录癫痫发作的时间和表现,如果多人在旁边,可以录像记录发作情况。 3.不要将手指或其他物体塞入患儿口中,防止误吸。多数患儿的癫痫发作可自行缓解。 4.避免强行按压患儿身体,以免发生骨折。 就诊时携带记录患儿日常发作情况及用药情况的记录本,有助于医生了解情况和选择抗癫痫药物。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