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业华
便秘是孕妇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给孕妇带来不适的同时,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了解孕期便秘的预防措施、诊断和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孕期便秘的病因 内分泌变化:怀孕后,胎盘分泌大量孕激素,使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肌肉张力下降,蠕动能力减弱,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加长,难以正常排出体外。 饮食因素:孕期饮食过于精细,缺乏膳食纤维,导致肠道蠕动减缓,增加便秘风险。 运动不足:孕妇运动量减少,使肠道蠕动减弱,容易发生便秘。 体内激素变化:怀孕期间,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也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导致便秘。 子宫压迫:孕期子宫逐渐增大,对肠道产生压迫,影响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 孕期便秘的预防策略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上厕所,如早餐后1小时左右,利用结肠推进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机进行排便。 保持愉快的心情:情绪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影响排便。孕妇应保持愉快的心情,减轻便秘的症状。 增加水分摄入: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轻便秘。尤其在运动后、起床后,及时补充水分,有益于改善便秘症状。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未加工的豆类、全谷类及其制品、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适当运动:孕妇应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以增强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按摩腹部:每天进行腹部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如有需要,可以请教专业医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或进行生活方式调整。 孕期便秘的诊断 病史询问:了解孕妇的排便习惯、粪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等,以及是否伴有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 体格检查:检查孕妇的腹部,了解子宫大小、位置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便秘的疾病。 辅助检查:根据病情,可进行肛门直肠检查、B超、血常规等检查,以评估便秘的程度和原因。 孕期便秘的治疗方法 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高纤维食物,喝足够的水,增加肠道蠕动。 规律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练瑜伽等,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憋便。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避免因情绪紧张导致的便秘。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当使用润肠通便药物,如开塞露等,但需注意孕期用药安全性。 中医治疗:根据孕妇体质,可以采用中医按摩、拔罐、针灸等方法缓解便秘。 外科治疗:对于顽固性便秘,且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以考虑外科治疗。 孕期便秘的膳食指导 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增加肠道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孕期便秘患者可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蔬菜、水果等。 摄入足够水分: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轻便秘症状。孕妇每天至少摄入8杯水(约2000毫升),同时可食用含水量较高的水果和蔬菜。 补充维生素: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孕期便秘可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坚果等。 选择富含益生菌的食物: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便秘症状。孕期可适当摄入酸奶、发酵食品等富含益生菌的食品。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加重便秘症状。孕期应少食用这类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孕期便秘患者的生活建议 保持规律作息: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 增加户外活动: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适当按摩:轻轻按摩腹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但要注意力度,避免伤及胎儿。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 就医咨询:如便秘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咨询,遵循医生建议,保障母婴健康。 总之,孕期便秘应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采取综合措施。通过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孕期便秘是可以得到缓解的。 (作者供职于广西贵港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