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强民
确保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检验结果,对于做出正确的医学诊断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操作和因素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正确的检验结果取决于实验室仪器和技术的精确性,还会受到患者准备和实施检验注意事项的影响。 空腹 在进行多数检验时,患者应该保持空腹的状态。饭后血液中的某些指标,尤其是血糖和血脂等,会受到食物的影响。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患者在进行检验前至少保持8小时~12小时的禁食状态。空腹状态有助于排除饮食因素对检验结果的潜在干扰,让医生能更精准地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特别是对需要测量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验项目,因为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评估和临床诊断。 患者采血的体位 患者在进行采血时,体位的选择也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通常情况下,患者采血时应保持相同的体位,常见的选择包括坐位或卧位。相比之下,采用站立体位进行采血可能会导致血液在体循环中分布不均,从而影响血样的代表性。正确的体位选择,有助于最小化采血过程中引起的生理变化,确保采集到的血液成分相对稳定,能保持血液的生化特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的指标。 抗凝剂 在进行特定检验时,患者正在接受抗凝治疗,如肝素或华法林,这类药物会对凝血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采血以前,必须仔细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医生则需要了解抗凝剂的种类、剂量,以及最近一次用药的时间等。根据这些信息,医生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或选择特定的检验方法,确保获得准确且可靠的检验结果。如果未充分考虑抗凝剂的使用,会误导检验结果,从而给临床诊断带来困扰。因此,医生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用药历史,尤其是涉及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高热量的食物 在进行特定生化检验以前,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食选择,尤其是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特别是富含脂肪的食品,可能对生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而在临床检验中,血脂和胆固醇等指标对个体健康状况的评估十分重要,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这些指标的波动。在医生的建议下,患者应该在检验前合理控制饮食,避免过多摄入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有助于确保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生物学信息,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总之,在医学检验中,各种因素和操作都可能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从患者的饮食习惯到体位的选择,再到用药情况,每一步都需要患者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 (作者供职于宜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