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肝脏超声检查:发现早期肝病的关键 |
|
□庞晓博 肝脏超声检查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显示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它能够实时动态地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质地,以及血管和胆管的分布和流动情况,从而为医生提供有关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肝脏超声检查的原理与优势 肝脏超声检查基于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将高频声波发射到人体内部,声波遇到不同组织时会产生反射和折射,形成回声。通过接收和处理这些回声,可以获取肝脏及其他腹部脏器的实时动态图像。相较于其他影像学检查,肝脏超声检查具有以下优势。 无创、无痛 肝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检查,不需要侵入人体组织,也没有疼痛感。 无辐射 肝脏超声检查不涉及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因此没有辐射风险。 实时动态成像 肝脏超声检查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肝脏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变化,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 经济实用 肝脏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筛查和常规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在肝病中的应用 肝脏超声检查在发现早期肝病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期肝病及超声表现。 肝癌 肝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通过肝脏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小于1厘米的肿瘤。肝癌的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或高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肝硬化 肝硬化早期超声表现为肝脏大小、形态正常,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肝实质回声增粗、不均匀,门静脉增宽、脾大等典型表现。 脂肪肝 脂肪肝的超声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深部回声衰减,肝内血管模糊不清。轻度脂肪肝患者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逆转病情,而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肝囊肿 肝囊肿的超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壁薄。小囊肿通常无需治疗,但大囊肿可能需要手术干预。通过肝脏超声检查可监测囊肿的生长情况。 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无症状。通过肝脏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并诊断肝血管瘤,其典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均匀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大多数肝血管瘤生长缓慢,无需特殊治疗,但较大的血管瘤可能引起压迫症状或破裂出血,需要手术治疗。 如何提高肝脏超声检查的准确性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能够更好地识别肝脏的各种异常表现,并对可疑病灶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描述。 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并进行干预治疗。 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肝脏超声检查可以与其他血液学指标(如甲胎蛋白、肝功能等)及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MRI(磁共振成像)检查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相互印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注意观察细节 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肝脏的各个部位和细节,特别关注可疑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及内部回声特征等信息。 总之,肝脏超声检查在发现早期肝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和高危人群的重点筛查,可以及早发现肝病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让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肝脏健康,积极采取预防和筛查措施,为守护生命之源共同努力。 (作者供职于山东省桓台县中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