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对安全稳定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再明责 坚决守住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底线
河南动态调整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
自己动手改造手术器械
打造健康之城 新乡在行动
1
11 1 2024年1月23日 星期二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自己动手改造手术器械
 


本报记者 冯金灿

张鹏是中国援赞比亚第24批医疗队耳鼻喉科医生,目前已在恩多拉医疗点开展援非医疗工作9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张鹏克服当地医疗器械短缺等困难,自己动手改造手术器械,创新开展了多项手术。
有一次,张鹏会诊了一个出生仅15天的患儿。当时,患儿舌根左侧有一个囊肿样物堵塞咽腔,当地医生穿刺后发现里面有黄色液体,只有通过手术切除囊壁才能永久解决问题。
张鹏检查当地医院的手术器械包发现,最小号的扁桃体开口器对出生才15天的孩子来说也太大了。张鹏就想了两套方案:一种是用小儿喉镜挑舌根进行手术,另一种是直接拿压舌板撑开口腔然后进行手术。此外,当地没有合适的切除器械,现有的单极电刀很容易损伤周围组织。“把注射器针头套在普通电刀上,用塑料管保护好裸露的电刀头,只留下很短的针尖,这不就是针式电极嘛!虽然针尖不耐高温、有可能融化,但可以更换。”经过思考,张鹏想到了改造手术器械的办法。做好术前准备后,张鹏利用改造好的手术器械,用时不到10分钟就顺利完成了手术,没有造成周围组织的任何损伤。
此外,到达非洲后,张鹏发现当地有一套支撑喉镜设备,但没有冷光源和吸引器,他就在手术中用自己从国内带来的便携式光源,并把吸痰管固定在已经损坏的钳子上当吸引器使用。
通过手工改造手术器械,张鹏成功开展了一系列耳鼻喉科手术。
除了动手改造手术器械,张鹏还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了一些手术技巧,努力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这种技术分享为当地医务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应对疾病的经验。”张鹏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