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 文/图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病房,有一群罹患骨肿瘤的患儿被疾病束缚,与他人沟通存在障碍,但是患儿的内心总是有很多向往。由于疾病的原因,患儿们不能奔跑、打闹,在原本该尽情“释放”的年龄,被迫选择了“安静”。 一天下午,患儿晨晨和心理治疗师一起走进医院的沙盘游戏治疗室。刚来到沙盘游戏治疗室,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晨晨上下打量室内的每一处细节。在沙盘游戏活动中,一粒细小的沙子,就可以反映患儿内心的秘密。沙盘中表现的沙盘意象,能够激发来访者的体验感与自愈能力,从而促进人格发展,这便是沙盘游戏的魅力所在。 随着心理治疗师的引导,晨晨开始轻轻抚摸沙子。此刻,晨晨的身体与内心在同时感受和表达。接着,晨晨将沙盘玩具逐个摆放到沙盘中,不到20分钟,一幅《奥特曼打怪兽》的场景在沙盘中呈现出来。在分享环节时,晨晨说:“我希望奥特曼把怪兽打败,打造一个和平的世界。”心理治疗师说:“如果选择一个沙盘玩具作为你自己,它会在哪里呢?”晨晨拿了一个小男孩模样的模型放在了沙盘里,他说:“在我没有生病的时候,喜欢打篮球。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篮球男孩’。我想离开这个地方,把他放到飞机旁边,然后坐着飞机赶快跑。” 在沙盘的象征意义中,疾病对患儿来说是一个重大事件,或者说是一场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晨晨做好了打胜仗的准备;作为心理治疗师,当然也要给患儿带来希望。紧接着,在心理治疗师引导下,晨晨和妈妈摆了一个亲子沙盘,母子之间配合默契,很快一幅主题为《美好生活》的场景呈现。在分享环节,晨晨的妈妈说:“等孩子病好了,孩子想去哪里,我就带着他去哪里,尽量满足他的愿望……”说着,晨晨的妈妈流泪了。 在沙盘游戏过程中,心理治疗师使患儿能够看到未来。在晨晨的第3个沙盘中出现了“力量”,沙盘中所有的动物朝着一个方向,也反映患儿对未来的希望。在亲子沙盘中,晨晨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支持。心理治疗师帮助晨晨拓展了支持系统和人际关系,晨晨在病痛中也非常期待他人的安慰和鼓励。通过沙盘游戏和沟通,晨晨对自己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沙盘游戏治疗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建造、观察、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自由地表达自我,宣泄不良情绪,修复心理创伤,进而促进情绪管理、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在整个沙盘游戏过程中,通过晨晨最初对自己的封闭和疾病的抗争,从自我情绪表达、与妈妈的互动中找到了力量。通过沙盘活动,晨晨在不断地确认生命状态,面对生命、面对疼痛、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晨晨选择了珍惜,勇往直前。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