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临床荟萃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八版:杏林
 上一版  
《三国演义》之周瑜的性格
中医的整体观念——读《黄帝内经》有感
餐桌上的中药之十 山药
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鲍姑
1
11 1 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的整体观念——读《黄帝内经》有感
 

□王 滨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而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早有体现,《黄帝内经》便是杰出的代表。
    《黄帝内经》,成书于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其实,《黄帝内经》不仅是单纯的医学著作,还是融天文、地理、哲学、人文等于一体的百科全书。我主要从中医学的角度,谈一谈中医的整体观念。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必须引入两个概念:阴阳与五行。
    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高度概括,如白天为阳、夜间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等。阴阳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阴阳互根互用、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转化。
    五行是对构成自然界的5种基本物质——木、火、土、金、水的高度概括。这5种物质相生相克。相生,是指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则与相生相反,是指两类不同属性事物之间关系是相互克制的,具体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黄帝内经》正是应用类比与归纳演绎的方法,将气、声、色、味等分归于五行;从人体“内外之应”出发,将脏腑、形体、官窍、情志等也分归于五行,构建了人体“内外旁通、天人合一”的五行系统,表达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这些内容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篇章中有详细的记述。
    可能有人说,这不是教条主义、形而上学吗?用阴阳这一概念、自然界中5种物质,就能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都涵盖了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这不过是借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将难以具体化的问题做了高度的概括与总结。
    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认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最富哲学味道的理论构想,称此为“古代中国人能够构想的最终原理”。然而,如果仅仅停留于事物的表面而不加以深化,同样是不可取的。犹如射箭一样,靶心只有一个,要想百发百中并非容易的事。
    正是在整体观念影响下,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吴鞠通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使中医理论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得到了繁荣与发展,为中医学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给后人的研究指明方向,这也是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所必须恪守的准则。
    整体观念无处不在。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很熟悉,故事中的每个人对大象都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与理解。虽然答案是唯一的,但是每个人的回答都合情合理。问题的关键,是每个人都局限于一个方面,缺乏总体上的把握。如果有一个人把所有的答案进行归纳与总结,答案将是正确的。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体内部或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即是正常的生命活动,这一平衡状态一旦被打破,疾病便产生了。天平的一侧可能由于内在的或外来的原因发生倾斜,这时就需要用砝码去寻求新的平衡。其砝码,即药物、针灸等具体治疗措施。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及《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各有81篇。全书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则及防治;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说明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是学习和了解中医的必读之书。让我们共同思索昨天、挑战今天、放眼明天,在整体观念指引下,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