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特别报道
 
第一版:要闻
 下一版  
让基层中医药服务方便可及
郑州:聚焦“五大专项” 强化“五项支撑”
“小小医学生” 医院奇妙游
1
11 1 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让基层中医药服务方便可及
 

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夏喜梅

养生茶饮、零食抱抱桶、润颜汤包、元气汤包、养生馒头礼盒……春节期间,灵宝市中医院药膳坊里一派繁忙景象,刚刚制作好的各种美味琳琅满目。
这些美食,是灵宝市中医院药膳坊工作人员运用蒸、煮、烧、炖、熬、炒等烹饪技法,将常见食材与多种中药材巧妙地融合,精心制作而成的,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味的追求,又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
如何将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灵宝市中医院一直以来探索的问题。近年来,灵宝市中医院充分挖掘中医药特色优势,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营造信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社会氛围,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让基层中医药服务方便可及,造福百姓健康。
中医药特色服务受青睐
“这个大葫芦真管用!前两天,我晚上着凉拉肚子,来做了一次艾灸就不拉肚子了。今天,我想着再来做一次,巩固一下效果!”
“我跟着中医院的专家练八段锦,才四五天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动作,能全程跟着做下来了!这套保健功法练下来,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让人身心愉悦。”
近日,记者走进灵宝市中医院,与两位前来就诊的患者攀谈时了解到,这里会定期举办公益活动,让大家免费体验中医药特色服务。
2024年,灵宝市中医院在本部和康乐院区开设了中医药文化集市,在灵宝市文化广场、体育馆、强人(商业)街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中医药文化夜市,让中医药与市民生活“零距离”,提高中医药文化的普及率和影响力。
灵宝市中医院在中医药文化夜市上,开设了中医健康咨询、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康复理疗、儿童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中药饮片和药膳展示、保健功法教学等特色服务,让市民近距离体验、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该活动累计服务群众12万人次。
2023年,为了大力推广中医食疗服务,将食疗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和防病治病、康复养生的方方面面,着力解决城乡居民因营养结构不合理引发的各种慢性病、老年疾病,灵宝市中医院成立了药膳坊,常态化推出药食同源类产品。目前,该药膳坊开发产品共计七大类80余种,其中中药茶饮、养生馒头等一经推出,备受市民青睐,做到食中有医、医中有食,实现健康、美味两不误。
如今,灵宝市中医院药膳坊成了网红打卡地,无论男女老少,都要来这里点上一杯中药奶茶,享受与众不同的味觉体验。
2024年中秋节,灵宝市中医院推出的一款药膳月饼,更是成了“一饼难求”的稀罕物。市民王女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这药膳月饼带着中药的清香,有健脾胃的功效,口感清爽,真是又好吃又健康,我提前3天预约才买到。”
目前,灵宝市中医院积极推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知识专题讲座,向市民群众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培养青少年儿童对祖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意识,让群众体验中医药适宜技术、品尝中医药美食,让千年瑰宝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中医特色疗法赢赞誉
灵宝市中医院现有河南省区域中医专科协作单位骨伤诊疗中心和康复诊疗中心。
骨伤诊疗中心应用中医特色疗法和传统的中医正骨手法,结合现代西医手术诊疗理念,为骨伤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
“我当时只是拉了一下女儿的胳膊,她便痛得大哭起来。后来,我发现孩子的左胳膊无法伸展,这是咋回事儿?”近日,在灵宝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李卫彬的诊室,刘女士焦急地介绍着孩子的情况。
李卫彬迅速判断出孩子是胳膊脱臼,便安抚家长说:“不要着急,复位一下就好。”只见他用双手上下握住孩子的肘腕部,旋转、屈曲,手法精准、动作轻柔,随着一声轻微的“咔嗒”声,成功将孩子脱臼的胳膊复位了。孩子的哭声戛然而止,刘女士激动地向医生连声道谢。
“太感谢你们了,本以为这么大年纪做不成手术了,没想到手术这么成功!”近日,103岁的王女士髋关节手术后,不再因疼痛而备受煎熬,吃饭也香了,睡觉也好了,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为此,家属专门到医院向李卫彬表示感谢。
李卫彬说:“老年人最害怕的就是髋关节骨折,不是骨折本身有多可怕,而是骨折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患者因活动受限而长期卧床,就会导致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并发症会间接让患者失去生命。因此,老年人髋关节骨折后,我们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康复诊疗中心开展了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骨折术后康复以及疼痛康复等服务,应用传统康复手法为患者提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近期,灵宝市中医院特色专科——疼痛科开设了中医疼痛门诊,采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多种疼痛性疾病,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康复诊疗、疼痛健康管理及慢性病管理服务。
74岁的陈女士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她在灵宝市中医院疼痛康复一科就诊时,科室主任董文波考虑到她的年纪较大、身体承受能力有限,建议采用中医特色疗法进行保守治疗,缓解疾病所带来的疼痛。在征得陈女士同意后,董文波当天就为她进行了针灸治疗。
第二天来就诊时,陈女士开心地说自己的腰痛当天晚上就有所缓解。她说:“好久没有像昨天晚上一样,可算是睡了一个安稳觉。”看到希望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陈女士每天早早地就来候诊。经过一周的针灸治疗后,现在陈女士腰直起来了,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行动也自如多了。她逢人就夸:“多亏了灵宝市中医院精湛的医术,让我这老腰又能直起来了!”
“师带徒”培养强能力
杨妙妙是灵宝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罗跃东的弟子。只要有时间,杨妙妙便会来罗跃东的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学习。罗跃东每诊断一位患者,都要和弟子讨论脉象、舌诊,讲解诊断思路和用药原则。
杨妙妙不止一次说过:“我跟着罗老师学到了很多经验,看病思路更开阔、用药更精准了。”
灵宝市中医院依托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罗跃东和刘树声两位专家,通过“师带徒”传统中医教学模式,传承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培养造就了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
同时,灵宝市中医院还切实加强医教协同,大力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对中医药及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整理和研究,挖掘其中的精华,累计培养“西学中”及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人才700余人,为临床实践以及基层卫生院中医诊疗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4年8月,灵宝市中医院遴选医德高尚、医术高超,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中医医师担任导师,同时选拔一批有热情、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中青年医师,向导师们拜师学习,传承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
青年医师杨程程说,其指导老师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在学习过程中,杨程程不断汲取导师们的丰富经验,让自己在临床中运用中医思维去审因论治,组方遣药,这是医院传承中医学术的独特方法,也是青年医者最宝贵的学习方式。
除此之外,灵宝市中医院创造性地将中医文化和党建文化相结合,打造出一面独特的廉政文化墙,吸引了众多个人和团体前来参观学习。目前,该文化墙已被灵宝市确定为灵宝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这不仅推动了医院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更是医院积极探索推动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体现。”灵宝市中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段宏涛说,下一步灵宝市中医院将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更好地推进灵宝市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

 
2018-2020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