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健康监督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五版:中医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成为三级冲击波治疗中心建设达标单位
鹤壁市中医院公益筛查惠民生
金话筒语言艺术中心的30余名学生到卢氏县中医院开展研学活动
濮阳市中医医院开展急救技能考核
商丘市中医院资源下沉惠及群众
中医药技术托起群众健康希望
多元融合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
患者“心上事”就是巡察“上心事”
1
11 1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药技术托起群众健康希望
 

本报记者 王 平  通讯员  王 倩  程小可   文/图

“我们镇卫生院开设了中医馆,医生利用针刀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守护群众健康。每天门诊量能达到30余人次,住院床位使用率100%,患者满意度达到95%以上。群众看病省时、省钱、省心、省力。”近日,叶县叶邑镇卫生院院长都明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医生的人品好、技术也不错。我因颈椎病和肩周炎在这里住院治疗一个星期,今天再巩固治疗一次,明天我就可以出院回家啦!在家门口看病真方便,花钱少,还不用跑远路!”家住叶邑镇连湾村的患者许某开心地说。许某,68岁,患颈椎病和肩周炎已有40年,平日里一旦遇到凉气就容易出现肩膀疼痛、头部和手脚麻木等不适症状。许某家境困难,平时只能到药店里买一些药物来维持现状。
今年3月底,许某的病情突然加重,脖子疼得厉害,右胳膊也抬不起来,连家务活儿也都干不成了。于是,她在家人陪伴下来到叶邑镇卫生院就诊。“患者是由颈椎病诱发肩周炎导致出现胳膊抬不起来、头部和手脚胀疼、麻木等症状。”经过诊断,该院疼痛科主任陈启帆根据许某的病情,采用针灸、理疗、小针刀、中药穴位注射等进行治疗。经过7天的住院治疗,许某脖子僵硬、疼痛麻木的症状明显缓解,胳膊也能抬起来了。“镇卫生院不仅把我的病给治好了,一共花了2000多元,报销之后个人自付300多元,还是在镇卫生院看病划算呀。”
“我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疾病。针灸和小针刀技术治疗疼痛,可以疏通经络、解除压迫、松解粘连,比吃药效果好。”陈启帆说,今年3月,叶邑镇段庄村患者李某因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压迫,导致右脚疼痛麻木、右下肢不能背伸,李某曾去过几家医院就诊,但病情始终没有好转。李某来到叶邑镇卫生院进行治疗,陈启帆采用电针、穴位注射、中药热敷、中药熏蒸等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李某的症状基本消失,走路平稳。“当时,患者李某是拄着拐杖来就诊的,出院的时候已经能去掉拐杖。”陈启帆说。中医药适宜技术之所以受群众欢迎,是因为花钱少、能解决问题、保证治疗效果,而且经常服用药物容易破坏胃黏膜。该院成立了疼痛科和中医馆,购买了电针仪、中药熏蒸床、中药溻渍机等医疗设备,同时开展了小针刀、针灸埋线、穴位注射、神经阻滞等中医药治疗技术,基本满足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骨关节炎等疼痛患者的医疗需求。“目前,我们卫生院又开展了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定点介入治疗新技术,其特点是减轻滑膜炎症,缓解肿胀疼痛,阻止骨侵蚀,保护骨关节,摆脱激素带来的危害。”陈启帆说。
据都明森介绍,以前,叶邑镇卫生院没有成立疼痛科时,疼痛患者有时需要跑到几十公里之外的地方,不仅不方便,如遇刮风下雨天,更是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该院班子下决心建设中医特色专科。在科室建立之初,由于缺乏医生,疼痛科医生既要在门诊为患者看病,同时还要为住院患者做治疗,每天从早忙到晚,非常疲惫;但是每次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大家都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开展中医特色针法技术,该院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学习各种特色针法治疗技术,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再结合临床经验,为不同的患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法。目前,该院根据“简、便、验、廉”的原则,以特色针法技术为治疗核心,以优质的服务理念为指导,做到“小病一针治,一针解决问题”,为疼痛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然而,由于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疼痛科医生身兼数职,既要为疼痛患者服务,又要为骨科及外科患者进行治疗,全面的技术服务,做到了让患者就近看病。“下一步,我们将扩大中医馆服务规模,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大医院去进修,掌握更多的中医特色技术,组建专业医疗服务团队,开展新技术项目,购置专业医疗设备等为疼痛患者创造一个技术优势、服务全面的治疗环境,尽量做到让辖区患者小病不出乡,在家门口治疗疾病,守护群众健康。”都明森说。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