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五版: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护理细节关乎院感防控
如何拥有强大的心理韧性
为什么会发生心脏瓣膜钙化
疫苗接种的禁忌证
腰椎间盘突出 要远离这些行为
糖尿病患者要重视饮食管理
1
11 1 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为什么会发生心脏瓣膜钙化
 

 
□许士俊

心脏如同一台精密的水泵,心脏瓣膜如同确保血液单向流动的“阀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阀门”可能变得僵硬、厚重,甚至“生锈”——这就是心脏瓣膜钙化。
    许多老年人得知自己有心脏瓣膜钙化后,很困惑:“这是不是人老了的正常现象?能治好吗?”有人喜欢上网,发现网上流传着“控制血压、血脂就能逆转钙化”的说法,半信半疑。今天,我就用通俗的语言,揭开心脏瓣膜钙化的真面目,并告诉你如何科学应对。
    心脏瓣膜:人体关键的“单向阀门”
    心脏的“四室两泵”结构
    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4个腔室,就像一个复式结构的“水泵”。
    左心系统:左心室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泵向全身。
    右心系统:右心室负责将缺氧的血液泵向肺部“充氧”。
    4个瓣膜的功能
    心脏共有4个瓣膜,可确保血液单向流动。
    主动脉瓣: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大门”,防止血液倒流。
    二尖瓣: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单向阀”。
    肺动脉瓣和三尖瓣:控制右心系统的血流方向。
    心脏瓣膜正常工作的关键在于柔软灵活。健康的瓣膜像薄而坚韧的“帆布”,能随着心跳开合自如;钙化的瓣膜像“硬化的皮革”,既打不开也关不严。
    心脏瓣膜钙化:细胞“叛变”引发的灾难
    很多人误以为钙化是“钙片吃多了沉积在心脏”,这是错误的观念。它的本质是瓣膜组织发生异常“骨化”——原本柔软的细胞开始模仿骨头生长。
    心脏瓣膜钙化的4个步骤
    第一步:内皮损伤
    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因素像砂纸一样磨损心脏瓣膜表面的内皮细胞,使心脏瓣膜表面产生微小裂痕。
    第二步:炎症入侵
    损伤处吸引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形成慢性炎症环境——这相当于在伤口上“撒盐”。
    第三步:细胞“叛变”
    心脏瓣膜中的间质细胞在炎症刺激下“黑化”,变成类似骨细胞的成骨细胞,开始分泌骨钙素、骨桥蛋白等成骨材料。
    第四步:钙盐沉积
    血液中的钙和磷被“招募”到病变部位,形成类似骨头的硬化斑块。最终,原本柔软的心脏瓣膜变得像“珊瑚礁”一样坚硬。
    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区别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心脏瓣膜钙化:本质是组织异常骨化,直接导致“阀门”功能障碍,对心脏的危害更直接。
    衰老一定会导致心脏瓣膜钙化吗
    答案:不一定!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约25%的65岁及以上者存在主动脉瓣钙化,但并非所有的老年患者都会发展到需要治疗的程度。心脏瓣膜钙化是“先天基因+后天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
    先天因素(不可改变)
    基因缺陷:基因突变会使心脏瓣膜更容易钙化。
    先天瓣膜畸形:二叶式主动脉瓣(正常人为三叶)者发生钙化的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
    性别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严重钙化。
    后天因素(可干预)
    高血压:这种状态下,血液像“高压水枪”一样持续冲击心脏瓣膜,加速心脏瓣膜损伤。
    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渗入心脏瓣膜,引发“炎症风暴”。
    糖尿病:高血糖让瓣膜组织像糖渍的果脯一样发生硬化。
    慢性肾病:钙磷代谢紊乱会促进钙化斑块形成。
    吸烟:烟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破坏内皮细胞,堪称心脏瓣膜的“头号杀手”。
    控制血压、血脂能逆转钙化吗
    这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答案是需要分阶段看待。
    早期阶段:积极干预能“踩刹车”
    在钙化刚开始时(超声显示轻度增厚,无血流受阻),控制危险因素可显著延缓进展。
    降压治疗: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322帕)以下,优选ACEI/ARB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降脂治疗:LDL-C降至1.8毫摩尔/升以下。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炎症。
    降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以减少糖基化终产物(AGEs)对心脏瓣膜的损害。
    戒烟限酒:戒烟1年,心血管风险降低50%。男性每日酒精的摄入量低于25克,女性低于15克。
    中晚期:出现钙化,应用药物难以逆转,但手术可救命
    一旦形成明显的钙化斑块(超声显示瓣膜重度狭窄或反流),使用药物无法让硬化的瓣膜“返老还童”。此时需要进行手术评估。
    外科换瓣手术:开胸替换机械瓣或生物瓣,适合年轻、身体条件好的患者。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通过大腿上的血管送入人工瓣膜,无须开胸,适合高龄、手术风险高的患者。
    注意事项
    钙化的心脏瓣膜易滋生细菌。若出现发热、乏力,需要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
    中重度钙化患者应避免参加剧烈运动,预防猝死。
    展望未来:哪些新技术可能逆转钙化
    目前尚无特效药。科学家正在探索这方面的药物治疗。
    炎症靶向治疗药物:如抗IL-6抗体(托珠单抗),可抑制慢性炎症。
    基因编辑:通过CRISPR(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技术修复发生突变的基因,如NOTCH1(缺口受体1)基因。
    纳米机器人:正在实验中的微型机器人可精准清除钙化斑块。
    干细胞疗法:用干细胞修复受损的心脏瓣膜组织。
    专家预测,未来10年~20年,人类或能应用药物,实现早期钙化的逆转。
    普通人如何预防?记住“护心法则”
    饮食“三低一高”
    低盐:每日盐的摄入量低于5克(约一啤酒瓶盖)。
    低脂: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用橄榄油替代部分食用油。
    低糖:警惕奶茶、蛋糕等“隐形糖炸弹”。
    高纤维:每天500克蔬菜(如菠菜、西蓝花)+200克水果(如苹果、蓝莓)。
    坚持运动
    每天1次,每次30分钟,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
    推荐快走、游泳、打太极拳等中低强度运动。
    戒烟限酒
    彻底戒烟:不吸烟。要注意,电子烟同样有害。
    少饮酒:男性和女性都要注意酒精对心脏瓣膜的损害。
    睡眠充足
    保证每晚睡7小时~9小时,避免熬夜。熬夜会使血压升高,加重炎症。
    心理支持
    压力大时尝试冥想、深呼吸,或向亲朋好友倾诉。
    定期体检
    40岁后,每年都要做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检查,监测心脏瓣膜和血管的健康状况。
    控制慢性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要规律服药,定期复查。
    警惕早期信号
    活动后胸闷、爬楼时气短、不明原因晕厥,要立即就医。
    心脏瓣膜钙化不是一定会发生的“老年病”,它的本质是长期不良刺激导致的慢性损伤。通过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限酒,普通人完全可以将钙化风险降低60%~70%。即使已经发生钙化,早期干预也能避免走向心力衰竭。
    (作者供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