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六版:妇幼健康
PDF版查看  第七版:健康促进
PDF版查看  第八版:健康促进
 
第三版:管理论坛·健康促进
 上一版    下一版  
强化医防协同筑牢健康防线
中医妇科教学的文化传承与德育创新
警惕强迫症的早期临床表现
以文化自信引领中医药特色发展
1
11 1 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中医妇科教学的文化传承与德育创新
 

□李 潇  丁 虹  杜凤丽

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临床的核心课程之一,不仅承载着传承与发展中医药的重任,更成为医学院校培养德才兼备妇科人才的重要平台。河南中医药大学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为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深挖精髓融思政
智慧人文相辉映
河南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深入挖掘了经典医籍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医智慧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通过讲授“月经病”“带下病”等中医特色理论,结合《傅青主女科》《妇人大全良方》等经典医籍,不仅阐释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更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关怀意识;强化医德教育,通过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孙思邈等的典范案例,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患者隐私、注重医德修养的职业精神;结合社会需求,探讨中医药在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中的优势,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引入新方法
“身心同治”育英才
为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采用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创新方法;选取临床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等因素,培养“身心同治”的临床思维;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强化了学生的共情能力和沟通技巧,使其在实践中感悟医者使命。此外,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女性健康科普活动,使其在实践中体会中医药“治未病”的优势,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科学评价保实效
多元化考核育英才
为了确保思政育人的实效,河南中医药大学构建了包括多元化考核、动态反馈和师资建设在内的科学评价体系;利用伦理案例分析和医患沟通情景考核等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及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动态反馈机制则通过匿名问卷收集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的接受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确保思政元素能够自然融入专业内容。
思政融入启新思
德才并育结硕果
河南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新探索,不仅为中医妇科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深刻启示。
首先,深挖学科精髓,将思政元素与中医智慧紧密结合,展现了思政教育在医学专业教育中的独特魅力。这种融合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更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人文关怀意识。
其次,创新的教学方法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实践环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共情能力、沟通技巧和职业道德。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思政教育不再空洞乏味,而是变得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此外,科学的评价体系,确保了思政育人的实效。通过多元化考核、动态反馈和师资建设等措施,学校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河南中医药大学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新探索,不仅为中医妇科人才的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医学院校的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一实践充分证明了思政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妇科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