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丽 文/图
设计背景 在神经内科上肢位摆放的治疗过程中,责任护士需要频繁为患者摆放上肢位,并教会患者家属操作方法。然而,患者在保持摆放姿势时往往难以维持原状,一旦发现姿势不正确,护士需要重新摆放,这显著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由于护士无法24小时在患者身边,常常需要嘱咐患者家属进行监督,这又增加了家属的工作负担并可能引起其不满。因此,亟须一种解决方案,能在保证患者舒适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解决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笔者设计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上肢位摆放装置,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护士工作量大、家属负担重以及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 这种神经内科护理用上肢位摆放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设计目标。 固定基垫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阶梯台,并通过卡接装置活动连接有两侧限位板。两侧限位板的一侧设有滑槽,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锁死柱。锁死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该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两侧限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松紧带固定座,松紧带固定座内部活动连接有松紧带。两侧限位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环,加固环内部插接有卡接装置。固定基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指放置座,手指放置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指套孔。 材料设计 固定基垫、两侧限位板和手指放置座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块,弹簧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限位块。 固定基垫、两侧限位板和手指放置座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垫,该保护垫的材质为海绵。 固定基垫和两侧限位板的内部均开设有卡接孔,卡接孔内部卡接有卡接装置。卡接装置包括定卡柱和活动卡柱,定卡柱内部卡接有活动卡柱。 定卡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旋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拧条,定卡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 活动卡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旋转盘,活动旋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旋拧条,活动卡柱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 有益效果 这种新型神经内科护理用上肢位摆放装置具备明显的优势。 通过固定基垫、两侧限位板和手指放置座的配合,该装置能够有效固定上肢位,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固定基垫、两侧限位板和手指放置座外表面包裹的海绵保护垫,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 通过滑槽、推杆、限位环和松紧带的配合设置,该装置能够根据患者肢体的胖瘦调整锁紧角度,适用于不同人群,提高了实用性和普适性。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作者供职于郑州人民医院)立体结构示意图
立体结构示意图
两侧限位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1.固定基垫 2.两侧限位板 3.滑槽 4.锁死柱 5.推杆 6.限位环 7.松紧带 8.手指放置座 9.卡接装置 10.指套孔 11.弹簧固定块 12.压缩弹簧 13.保护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