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三版:综合新闻
PDF版查看  第四版:天使之声
PDF版查看  第五版:中医要闻
PDF版查看  第六版:视界
PDF版查看  第七版:临证
PDF版查看  第八版:杏林
 
第六版:视界
 上一版    下一版  
基于“人身球模型”的“新八纲辨证体系”建构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三十五四妙丸
三物黄芩汤化裁治疗阴虚血热型低热
1
11 1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传统中药方剂的现代应用解析三十五四妙丸
 

□左兴盛

四妙丸常被认为是“祛湿神药”“关节疼痛克星”,尤其在湿热体质人群中备受关注。有人因关节肿痛、下肢沉重自行买四妙丸服用,希望缓解不适。那么,四妙丸究竟有何功效?是否人人适用?四妙丸是中医清热利湿的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痹病、痿证等,需要辨证使用,不可盲目跟风服用。
药物功效
四妙丸可以清热利湿、通筋利痹,尤擅清除人体下焦(腰以下部位)的湿热之邪。其功效可概括为“清、利、通”:“清”,即清除湿热;“利”,即利水渗湿、排出湿浊;“通”,则通利关节、缓解经络痹阻。
四妙丸适用于湿热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下肢沉重、小便短赤等湿热实证。
药物组成
四妙丸由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4味药组成,组方精简却配伍精妙。
黄柏、苍术 黄柏,苦寒清热;苍术,苦温燥湿。二者为“二妙散”核心,共奏清热燥湿之效,是方中清热利湿的基础。
牛膝 既能引药下行,使药力直达下焦,又能强筋骨、通经络,兼顾“祛邪”与“扶正”,避免湿热久留损伤筋骨。
薏苡仁 在利湿的同时健脾,缓和黄柏、苍术的苦寒之性,防止长期服用损伤脾胃,体现“祛邪不伤正”的配伍思路。
适应证
四妙丸适用于湿热下注证,即湿热之邪聚集在人体下部引起的各种不适,典型表现为“红肿热痛”“沉重黏腻”。
痹病(湿热痹阻关节) 关节红肿热痛(尤以下肢膝、踝、足关节明显),活动时疼痛加剧,伴局部灼热感、屈伸不利,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对应现代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湿热痹阻者。
痿证(湿热痿软无力) 下肢痿软无力、肌肉萎缩,伴麻木、沉重感,行走困难,同时可见口苦口黏、小便黄赤,以及排便黏滞不爽,舌苔黄腻。对应现代疾病: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属于湿热浸淫者。
淋证(湿热下注膀胱) 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尿色黄赤,伴小腹拘急胀痛,口苦口黏,舌苔黄腻。对应现代疾病: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属于湿热下注膀胱者。
带下病(湿热下注带脉) 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外阴部瘙痒或灼热,伴口苦口黏、胸闷纳呆,舌苔黄腻。对应现代疾病:阴道炎、宫颈炎等属于湿热下注者。
病证区分
四妙丸仅适用于湿热下注证,临床需要与寒湿痹阻、肝肾亏虚、气血两虚等易混淆证型严格区分,避免盲目用药加重病情。
需要与寒湿痹阻证区分 湿热下注证的关节疼痛以“红肿热痛、灼热感明显”为核心,常伴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大便黏滞,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而寒湿痹阻证则表现为关节冷痛、遇寒加重、得温痛减,局部不红不热,伴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苔白腻、脉象沉紧。此类患者服用四妙丸会因药物苦寒之性加重寒湿,导致疼痛加剧,故需要禁用四妙丸。
需要与肝肾亏虚证鉴别 湿热下注证的下肢不适多为沉重麻木、伴红肿热痛,属于实证;肝肾亏虚证则以关节隐痛、酸软无力为特点,无红肿热痛,常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潮热盗汗(夜间入睡后出汗),舌苔表现为舌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此类虚证患者服用四妙丸会因利湿作用进一步耗伤阴液,加重肝肾不足,故禁用四妙丸。
注意与气血两虚证区别 湿热下注证患者多有口苦、尿黄等湿热表现;气血两虚证则以关节肌肉酸痛、劳累后加重为主要症状,伴面色苍白、乏力、气短、月经量少等气血不足表现,舌苔淡白、脉象细弱。此类患者服用四妙丸会因苦寒损伤气血,导致乏力、气短等症状加重,亦在禁用范畴。
禁忌证与慎用人群
四妙丸性偏苦寒,仅适用于湿热实证。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应禁用四妙丸。
虚寒体质者 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每日多次稀便)、关节冷痛(遇寒加重)等患者服用四妙丸后,会加重虚寒症状。
阴液亏虚者 临床表现为口干咽燥、舌红少苔、潮热盗汗等患者服用四妙丸后,利湿作用可能进一步耗伤阴液,导致阴虚加重。
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应慎用四妙丸。
脾胃虚弱者 平素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消化不良者,需要慎用四妙丸,以免苦寒伤胃,加重脾胃不适。
孕妇 牛膝有活血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需要医生评估后使用。
儿童与老年人 需要根据体质调整剂量,避免长期服用四妙丸损伤脾胃。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