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羽
在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常用各类留置针(如中心静脉导管等)为住院患者输液。输液后,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封管操作,以备后续使用。然而,不当的封管方法易导致管路堵塞,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加重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近年来,新入职护理人员的比例有所增加,他们在进行一些专业操作,比如为患者的留置管封口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培训和有效监督,导致临床留置针堵管。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种一次性脉冲式正压导管冲洗器,在使用过程中无须护理人员额外操作,即可实现正压与脉冲式注射,并完成封管。此外,通过调整针筒拉杆上方的拉环,可执行回血功能。 创新亮点 无须人为干预,自动实现脉冲式正压冲管。 研究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导管冲洗操作的正确率,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减少患者相关医疗支出。 解决方案 笔者在针筒内部设置了一个环状凸起结构,在推注过程中,使活塞呈脉冲式前进,实现自动脉冲式注射。注射完成后,拉动拉环,使弹性开关脱离活塞本体,收起橡胶垫,便于将活塞轻松拉出,从而实现回血功能。 项目用途 解决了现有技术依赖人工操作实现脉冲式正压注射的问题,同时满足临床回血功能的需求。 科技含量 笔者设计的一次性脉冲式导管冲洗器,预充生理盐水。针筒内设有凸起结构,注射器活塞轴内置,与活塞底部的橡胶垫相连。推注时按下拉杆,使橡胶垫扩张,在针筒凸起作用下形成脉冲式推进,实现自动脉冲式注射。当需要回血时,护理人员松开拉杆,橡胶垫自动收起,活塞轴可轻松拉出,完成回血操作。 临床意义 这种一次性脉冲式导管冲洗器将复杂且依赖个人经验的“脉冲式正压封管”技术,转化为“一键式”的标准化操作。这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门槛,确保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有效性,从而直接将导管冲洗操作的正确率提升至新高。 减轻工作负担 通过自动化操作,不仅减少了护理人员的体力支出,更从根本上避免了因堵管所需的额外处理工作(如通管或重新置管),让护理人员能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患者的照护中。 减少并发症 有效控制导管堵塞率,直接避免了患者因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因堵管导致的治疗中断以及潜在的感染等并发症风险,提升了住院舒适度与安全性。 节约医疗成本 堵管率的下降,意味着通管药物、额外耗材(如新的留置针)以及相关处置费用的显著减少。这不仅直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节约了医疗资源。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