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 立足中原打造现代化医院
本报讯 (记者刘 旸)牵头建设河南省脑血管和器官移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致力于建设中原地区此类疾病的数据共享平台,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和临床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撑。在1月16日召开的2018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会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在经验交流中明确了2018年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郑大一附院通过制定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在年门诊量、出院患者数和手术台数等方面均跃居国内医疗机构前列,院内大型医疗设备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在患者结构中,疑难重症患者的比例达58.27%,三四级手术比例达74.68%,外省就诊患者达到10%以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97%以上,救治能力不断提升。 据郑大一附院院长刘章锁介绍,2018年,该院将继续坚持学科引领,发挥其在全省的区域领先优势;坚持人才引领,构筑建设国内一流强院的技术创新高地;坚持优势引领,形成推进健康中原建设的响亮品牌。该院将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做细做优、全面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化3个院区的优势化发展、同质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运行,突出院区间不同的优势和特色,实现协调持续发展。 2018年,郑大一附院将牵头建设河南省脑血管和器官移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建设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9个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转化医学中心、罕见病研究中心、精准医学中心、生物样本库和实验动物中心等一系列创新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脑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实验室等6个技术平台,器官移植区域医疗中心实验室等5个技术平台,系统规范地推动河南省脑血管和器官移植基础和临床研究。 与此同时,郑大一附院将进一步强化和细化数据共享,成立临床大数据中心,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预防和临床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撑;重点实施郑东院区品牌建设、临床医学“双一流”建设,按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定位,重点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科研创新,力争早日建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