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查看  第一版:要闻
PDF版查看  第二版:动态
PDF版查看  第三版:管理论坛
PDF版查看  第四版:卫生文化
 
第二版:动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河南首家淋巴水肿治疗门诊开业
杜趁香:大爱献给这里的孕产妇们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教授故乡行·登封站”活动走进郑州市第十六人民医院
开封市超额完成2017年食品药品抽检任务
汝州市开展健康巡讲活动
濮阳县集中约谈10家医疗机构
撬动支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公平可及
1
11 1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目录导航 1
 上一期   下一期 
1
  撬动支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公平可及
 

撬动支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公平可及

   (上接第一版)
    事实上,两年来,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在发展中亮点频现,尤其是各项细化措施层出不穷,如20项具体帮扶措施与首席学科专家负责制,前者是为了落实包括专家坐诊、手术指导、多学科远程会诊、健康讲座、向基层转诊、教学培训、远程查房、专家质控管理等在内的20项核心措施;后者是为了建立长效机制,使临床专家作为联络专家、首席学科专家或名誉院长、副院长,推进联络员地图式定位管理,形成“院领导包片+首席学科专家负责+联络员协调”工作机制。此外,该院还开展特定服务日和特定服务项目下沉支持工作,已有专家坐诊日、专家手术日、专家查房日、专家多学科会诊日、专家质控管理日、专家对重点专科建设签约服务日、专家到基层医院随访患者日、专家合理用药指导日、重症患者24小时专家会诊服务等。
    数据为证:20条核心帮扶措施常态开展;累计开展义诊38280人次、疑难会诊7183人次,专家下沉4514人次、查房23683人次、教学培训847场、示范手术797台;开展消化道肿瘤MDT(多学科协作诊疗)、麻醉科和皮肤科疑难病例讨论26场;远程直播授课243场,为基层医院和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服务持续提质
    在滑县,一位患者突发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当地医院缺乏应对力量。30分钟后,一架直升机把该患者转送到省人民医院。该院介入科及时为患者实施全脑血管造影+动脉瘤栓塞术,患者转危为安。患者病情稳定后,该院又派出急救车,将患者送回当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发生在2017年5月9日的一个突发事件,既是河南省内首次对卒中患者实行航空救援,也是该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升级的一次生动展现——患者病发后,通过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协同平台,联络员接到下级医院的求助信息,迅速向省人民医院反映,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空地互联网救援体系“三合一”体系迅速启动,利用信息化平台、最迅捷的航空救援工具,实现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
    具体来讲,“空地互联网三位一体”紧急救援体系,就是在空中利用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150多个位点的航空医疗救援服务网络;在地面配置全国首台移动CT救护车、中原首辆乌尼莫克全地形越野救护车,建立强有力的地面救护支持系统;在网上,以96195综合服务平台和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协同平台为中心,手机APP(应用程序)、微信协力,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实现了三方联动。
    可以说,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远程医疗网,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已实现随时随地快捷联通,可以在第一时间将优质资源输送到患者身边的目标。而且,地域界限也被打破,在埃塞俄比亚开通的远程病理中心,极大地造福了非洲人民。
    在日常工作中,全天候、全时空、全终端开展的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病理、远程心电诊断服务和就近区域延伸病区服务已是常态。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院累计开展远程会诊8264例、远程心电诊断23092例,远程病理诊断突破2.1万例,同比增长71%。
    如今,在该院,覆盖“全科门诊、全科病房、日间病房、延伸病房、社区基层实践基地、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社区联盟”的立体化全科发展模式,让双向转诊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此外,协作医院上转的急危重症患者,需要进一步专业诊治的,省人民医院可通过省外转诊通道,联系转运到国内知名医疗机构或优势专科治疗。截至2018年2月,通过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协同平台上转患者共计2945例,下转至协作医院进行后期恢复性治疗患者288例,航空转运17例。
协作稳步深化
    2017年7月6日,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医改创新举措在省人民医院落地。
    新蔡县人民政府与该院签约,决定由该院托管新蔡县人民医院,组建深度合作、全面、紧密型的医联体。此举意味着,双方将就分级诊疗、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创新、教育培训等建立更加畅通、高效、长远和具有可持续性的合作机制。
    事实的确如此,双方合作协议签署后,省人民医院从联通信息网络资源、派驻专家团队、培养县域基层卫生人才团队、强化专科学科建设、建立畅通的双向转诊体系和支持新蔡脱贫攻坚等6个方面发力,对新蔡县人民医院进行全面托管,探索跨区域紧密深度融合的医联体关系。
    再以邓州市人民医院为例,在技术能力提升上,省人民医院定期派专家到邓州市人民医院坐诊,让外科专家进行疑难疾病手术演示、手术指导以及进行多学科会诊等,帮助邓州市人民医院打造当地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团队……一年来,邓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已经成功申报为河南省神经外科重点专科。
    省人民医院还在充分调研各地需求的基础上,扶持不同专科发展。截至目前,省人民医院已经和协作医院的150个科室签署了合作协议。每个合作的县级以上医院依照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与省人民医院签署一个重点专科的合作协议,重点发展某个科室,省人民医院则派遣相关科室主任去担任首席专家。
    “我们的计划是把协作医院的合作科室打造为当地甚至省级重点专科。”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医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下去帮扶的专家至少是副高级别,在专业上要有造诣;帮扶专家每月必须到合作医院去一天,这也是“铁的纪律”。
    此外,省人民医院还率先参与全省百项适宜技术基层推广活动,首批启动推广28项适宜技术,切实为基层“造血”。未来3年,省人民医院还将整合100多项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这样一来,分级诊疗推进后,基层医疗机构“接不住”患者的难题有望得到缓解。
    全面、深度协作与持续帮扶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如今,大部分协作医院的技术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据了解,迄今为止,已有5家市级协作医院的19个科室成功申报市级临床重点专科,83家县级协作医院的127个科室成功申报县级临床重点专科。
    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新的渠道、新的载体、新的帮扶形式,切实为基层带来了变化。基层医疗机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信息互联、学科联盟等,实现由“输血”模式到“造血”模式转变。这些改变,群众终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时松和教授点评: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为居民提供满意服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完善医疗联合体、医院集团等多种分工协作模式,提高服务体系整体绩效。这一制度明确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力争实现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自2009年以来,河南医改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河南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09年的46%,下降到2016年的34.48%,但距离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河南是人口流出大省,县域外转诊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县域外转诊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50%以上。如何通过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让非急诊患者回乡就医,留在基层,满足居民就医需求,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管理部门提出了挑战。
    河南省人民医院通过成立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医学中心、组建不同学科的专科联盟,构建了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作关系,使居民得到全程健康管理,充分体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该院建立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协同平台,实现与二级医疗机构的信息互通共享,整合了区域医疗资源,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使其留住患者,同时发挥技术优势,为基层医生提供技术指导、学习培训等服务,对危重症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此外,该院还在河南省率先成立全科医学科,为基层培养留得住的全科医学人才。

 

时松和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卫生政策分析与评价。

 
2008-2012 YYWSB.COM All Right Reserved
医药卫生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