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杨冬冬 通讯员范冬升 黄晓玲)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探索,平顶山市建立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信用评价体系,初步构建了医疗机构优胜劣汰的信用机制,建立起医疗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卫生监督执法新格局,完善医疗机构监管“四位一体”的“平顶山模式”……8月29日,平顶山市启动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信用评价工作。 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委将根据医疗机构信用评价工作需要,建立当地的信用评价信息平台,为每个医疗机构建立身份二维码,通过微信扫描医疗机构二维码,可以直接查询该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医护人员执业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和信用级别;还将设立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价和举报投诉栏目,方便群众投诉和评价,使群众享有对医疗机构执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各县(市、区)卫生计生委将根据现场评价、年度校验、投诉查处、专项检查、日常监督等监督管理工作中掌握的情况以及相关科室提供的信息报告,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进行综合评定医疗机构信用级别。对信用评价等级高的医疗机构,在评优评先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对信用评价等级低的医疗机构进行重点监督,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未能按时整改合格的医疗机构暂缓校验,而暂缓校验期满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依法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